“变天了!老尚,快去泵房抽水,怕夜里下雨,污水又该漫了!”“张大哥,你说的事我记住了,现在就去办!”昨日,记者在瀍河区北窑街道办事处金家街社区见到党支部书记刘青玉时,她正忙得团团转。
在社区工作17年,提起刘青玉,大伙都开玩笑说她是个“三心二意”的人。
为啥这么说?还要翻翻她家的家风家训。
“苦日子”换来了刘青玉的“感恩之心”。
刘青玉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常年在外,家里生活困难,她家姊妹四个全靠母亲照料。刘青玉说:“俺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对生活心怀感恩,苦日子长不了,多干活累不坏。”
2000年下岗后,在有关部门帮助下,刘青玉来到了社区工作。“一听说能去社区,帮助别人还有份收入,别提有多高兴。”工作中的刘青玉,心怀感恩,干活勤快,总是比别人多考虑一步。因工作出色,她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还当上了社区党支部书记。
工作勤恳的刘青玉,常怀一颗“为民之心”。
金家街社区是老旧社区,坑多窑多,每年汛期,防汛任务都非常重。几年前的一个夏天,社区居民马大姐图凉快,非要住在自家破旧的窑洞里。一天,下着大雨,刘青玉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巡逻时,看到马大姐还住在窑洞里,把她急坏了。
“马大姐,你快出来吧!窑里都掉土渣了!”“不碍事,雨停了再说!”顾不得马大姐反对,刘青玉就招呼大家,把马大姐拉了出来,还没站稳,整个窑洞瞬间塌了。
刘青玉笑着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想起来还很害怕。不过最骄傲的是,马大姐逢人就夸俺社区工作人员救过她的命!”
生活中,刘青玉还有一颗“奉献之心”。
多年前,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课间加餐时,总是被同桌文奇分了去。刘青玉听说文奇家里条件不好,就让儿子每天上学带两个面包,分给他一个。儿子很不愿意,刘青玉反复教育他:“人不能自私,要懂得奉献!等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回报你。”
那年冬天,刘青玉给儿子织了条围巾。在学校时,同桌文奇特别羡慕他。回到家里,儿子主动跟刘青玉说:“妈,文奇没有围巾,我把我的送给他了,你再给我织一条吧!”刘青玉激动不已,一口答应了。
多年来,刘青玉对工作、对群众总是一心一意,从来都把工作当“分内事”,把居民当“家里人”。
比如,今年年初,一位农民工与社区一家施工单位闹矛盾,扬言要做过激的事。刘青玉听说后,赶忙冲到现场。从家庭到感情,从工作到未来,一连几个小时,在刘青玉反复开导下,这位农民工最终冷静下来,选择用法律途径来解决矛盾。
“感恩、奉献、乐于助人,我的成长全靠父母的谆谆教导,我也会将俺家的家风家训传下去。”刘青玉说。
本报记者 李梦龙 特约通讯员 王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