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版:洛阳·视 界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4月26日 星期
时间不知去哪儿了,但时间带来的变化有图为证……
老照片里的牡丹节记忆

杨帆
老照片故事
杨帆,今年54岁,是焦作日报社摄影部摄影记者。1983年首届洛阳牡丹花会时,他刚参加工作,照片是单位组织来洛阳旅游时拍摄的。那时省内旅游资源相对匮乏,他们单位组织旅游几乎每年都来洛阳。
张省
老照片故事
34年前,张省带着姨妈和儿子在王城公园牡丹旁拍下了这张照片。如今,老人已过世,儿子生活在美国。34年过去了,又拍下新照片,她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王书敏、王晓丹父子
老照片故事
这张老照片是首届牡丹花会时,王书敏抱着儿子王晓丹在王城公园的牡丹旁所摄。那年,儿子2岁半,他27岁。如今,儿子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已退休。
郭洛丹
老照片故事
1983年4月15日,郭洛丹父母带她到王城公园赏牡丹,给她拍下了这张照片。她1980年8月出生于伊川县,“洛阳牡丹甲天下”,因此,父母给她起名叫郭洛丹。
袁鹤扬的妻子
老照片故事
1983年首届洛阳牡丹花会期间,袁鹤扬用自己的海鸥双镜头120相机拍摄了这张照片。照片中的人物是袁鹤扬的岳父(中)岳母(左一)、妻子(右一)和女儿。
钱园及其孩子
老照片故事
钱园是洛阳人,1980年生,首届洛阳牡丹花会时才3岁。那一年,她随家人到王城公园观赏牡丹花时拍下这张照片。如今,她已是一名两岁孩子的母亲。
“河洛影像”二维码

从1983年洛阳首届牡丹花会起,洛阳牡丹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了35届。一朵牡丹,一个节会,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三十多年来,牡丹文化节前行的脚步,已印入洛阳人的集体记忆。

本报“征集1983年首届洛阳牡丹花会老照片”活动开展以来,读者踊跃参加。有人发来照片,有人则来电讲述参加首届牡丹花会的难忘景象,感怀这些年家庭和社会的发展。

那时人,那时景,那时情,用一张黑白照片定格。如今,老照片已变得斑驳模糊,满是稚气的孩童已为人父母,风华正茂的青年已两鬓添霜,那段难忘回忆,却清晰依旧。

每组的两张照片,一张是首届洛阳牡丹花会时所摄,一张是今年牡丹文化节时同一地点的再次定格,将它们放在一起,足以见证岁月的变迁。

本报记者 鲁博 曾宪平 常世峰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