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逼人,退无可退!
一季度,我市生态环境相关指标全省排名靠后,PM2.5、PM10浓度均值不降反升,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不力,个别断面达标率为零……在27日召开的全市产业转型攻坚推进会暨一季度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这些环境污染防治问题让人倍感“压力山大”。
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实际行动,也是完成洛阳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目标任务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须臾不可放松。面对“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环保责任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无论是跟自己纵向比,还是放在全省横向比,我市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都不容乐观,已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候!
环境污染防治是环境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是发展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事关洛阳“十三五”发展的“顶层设计”中,把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置于突出位置,推出了“五大行动计划”、七个重大专项和一批重点项目。今年以来,我市更是明确了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七策并举治理大气污染、“四河同治”推进碧水行动、植绿造林实施全域绿化、集中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同时针对群众普遍关切的环境问题,定下了PM10浓度105微克以下、PM2.5年浓度74微克、市区优良天数199天以上等具体攻坚目标,确保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
有目标、有措施,为何洛阳一季度的环境治理成绩单却差强人意?对此,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是没落实、没较真。”而实际情况,也印证了这一论断——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不到位,“七个百分之百”的要求未得到严格落实;燃煤散煤的治理推进缓慢,取缔非法燃煤销售点的任务完成不足七成,燃煤散烧设施的取缔没有实质性进展;“小散乱污”企业整治取缔滞后,个别县区的整治取缔甚至毫无进展;集中供暖工作推进缓慢,主管网的改造、换热站的建设等进展缓慢;对全市黑臭水体的基本情况掌握不多,无法为整体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凡此种种,如何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这背后,有没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仍把生态环境建设当“软柿子”的不重视?有没有回避棘手现实问题,绕开利益藩篱的不担当?有没有“不推不动、推也不动”的不作为?一个个问号,亟待拉直。
行动要突围,思想要先破冰。要清醒认识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相关的督查问责越来越严,群众对生态美好的呼声越来越强,生态环境对洛阳发展转型的倒逼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大势所趋、势不可当”,这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再也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再也不能心存什么幻想,必须较真碰硬抓落实!
攻坚当然不易,实干才有成效。兰州能克服气候、地形、产业结构等不利条件,摘掉曾经常年戴在头上的“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帽子,“不靠大风靠作风”,归根结底是真干实干;安阳能从被环保部点名批评,到上个月空气污染指数下降,赢得环保部的充分肯定,靠的主要也是真干实干。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