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 平
“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的铿锵话语犹在耳边。从中央到地方,河长制正在推行,神州大地上的河流悄然发生变化,污浊的河水清澈起来,断流的河水重新奔流。
在以水为名、滨水而建的洛阳,一场直指河渠治理的战役全面打响了!
8日,全市“四河同治、三渠联动”动员部署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开宗明义地指出,实施“四河同治、三渠联动”,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要求,是市委、市政府统筹考虑、审慎决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级各部门要迅速统一思想行动,摆上重要位置,加快推进实施。
何为“四河、三渠”?“同治、联动”的目标是什么?任务有哪些?该如何站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高度加以理解和把握?尤其当前洛阳方方面面的工作任务很重,改革、发展、稳定、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推进、民生改善等样样都不轻松,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将它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推出?
“四河三渠”是指市域内的伊河、洛河、瀍河、涧河和城市区的中州渠、大明渠、铁路防洪渠。我市将以“四河同治、三渠联动”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统筹推进水、城、山、田、园、林、路等综合治理和提升,以截污治污、引水补源、河道治理、游园湿地、路网建设、沿河棚改、城市“双修”等为重点共安排实施项目234项,经过3年时间的综合治理,到2020年实现“水清、岸绿、路畅、惠民”的总体目标,把“四河三渠”滨水区域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功能区,提升沿线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在云南大理洱海边,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自古以来,兴水利、除水害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老水问题交错交织,一些河流受污染、河道干涸、乱采乱挖、水面萎缩,水生态频频亮起“红灯”。立足国情水情,中央先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对加强水生态建设作出系统安排部署。在“高位推动,部门联动,一竿子到底”的强力推进中,中国的治水思路在变,治水方式在变,手段更多元,行动更坚决。
“给每条河流健康的承诺”。治水兴水,正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洛阳得“水”独厚。“四河”,市域内总长度546公里,市区内总长度104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三渠”,均位于中心城区,全长39公里,汇水面积54.6平方公里。
洛阳亦有“水危机”。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我市河渠治理还有较大差距,“四河三渠”目前突出存在水量不足、水质不良、河岸不绿、堤防不牢、设施不全、道路不通等问题,有的河渠水质变黑变臭、污水横流,有的河道惨遭破坏、分不清河床河滩河堤,有的常年缺水、长期断流……再不引起高度重视、加以有效治理,就将危及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洛阳发展全局!
“河湖之病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让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才能还河流以健康,求得永续发展。
“治水”,要治的又不仅仅是水;“兴水”,要兴的又不仅仅是水。今天我们强调的治水兴水,已不同于往日,切忌就治水抓治水、重治水轻多效。
从“水文章”破题起笔,以“四河同治、三渠联动”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洛阳要完成的是一篇放到全市工作大局中来谋划推动的“大文章”:这是洛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将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去呵护;这是洛阳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支撑,以河流为纽带加强组团县区与中心城区的水系连通、生态对接、联动发展;这是洛阳回应群众呼声和期盼的重要举动,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这是洛阳提升基础能力的重要任务,以水污染治理、水生态建设、水资源利用带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从控水防水向兴水活水转变、从开发利用向生态保护转变、从营造水景向呵护自然转变、从工程建设向系统治理转变——“四河同治、三渠联动”以治水理念转变促进治水水平全面提升,以实际成效助推洛阳城市建设发展,而且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抓住了能够带动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的重点工作,更抓住了能够统筹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的重要载体,推动新理念在实践中取得新突破。
千百年来,伊、洛、瀍、涧四条河流与洛阳城相守相望、相亲相融,酿造了多少美丽、繁华、风情和诗意。着眼未来,“水清、岸绿、路畅、惠民”才更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也更让洛阳在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中有更大担当和作为。
“四河同治、三渠联动”是洛阳新的“绿色实践”。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已经出炉,接下来就看行动、看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