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 奋力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7月13日 星期

夜宿柳子村


峰峦翠色入眼,习习凉风拂面,远方的山林升腾起朦胧烟岚。几天前的一个傍晚,初到距市区180公里的栾川县三川镇,顿感很清爽、很静谧、很惬意。

柳子村距离镇区很近,进村的马路是新修的,村部的大院也是新修的,村民的房子就建在马路边岔开的一道道山沟里,白墙黛瓦掩映在山林、农田之间。

前些年,得益于矿业经济的繁荣,这里的镇村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车在村部门前停稳,院里走出一位短发女子,身材娇小,却相当干练。她叫王旭,是柳子村“高配”的党支部书记。说“高配”,是因她还是该镇的党委副书记。此时,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贾建中还在入户走访,并未得见。

在村委会安顿下来,趁天还亮,王旭提议就近到村组走一走。

柳子村全村将近800户2800口人,算得上一个大村。由于村“两委”班子不全,该村基层党建缺乏抓手。今年年初,有着10年组织工作经历的王旭下乡任职,并于4月临危受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机关坐久了,做群众工作难免不接地气。不过,为期两个月的脱贫攻坚档卡整改,让王旭真正融入了这个大集体。那段时间,她与大伙儿加班加点入户走访、同吃同住整理资料,很少返城与家人同聚,她5岁的儿子都说自己成了“留守儿童”。经过整改,村里最终确定了79户260名贫困群众,今年,要完成至少50户摘帽脱贫,实现整村脱贫。

通往沟内的水泥路不宽,路边、门前都植满了各种花草,很有美丽田园的味道。我们注意到,村里不少人家屋内无人却大门敞开。走进三两户家中,屋里陈设简单,但都归置得井井有条。王旭说,这些年,村里移风易俗搞得好,民风淳朴、环境优美。

柳子村山高林密,自成一方小气候。刚刚还是晴朗朗的天,突然就狂风大作、雨点如豆。返回村部,我们见到了要共同工作、生活多日的“第一书记”贾建中。几句寒暄下来,老贾谦和儒雅的谈吐,让人倍感亲切。

从2015年10月算起,老贾在村里待了近两年时间。自打他进了村部大院,过去由村干部负责的轮班值夜,就被他包场了。为了不给村干部和乡亲们添麻烦,他一进村就自个儿开火做饭。

厨房是村委会两层小楼的楼梯间改造的,空间低矮逼仄。念他一个人过生活不易,妻子为他置办了电饭煲、高压锅、蒸笼等厨具。老贾里里外外是把好手,炒菜、蒸馍都不在话下。

村部的前院有片空地,老贾开辟出来,种了些时令蔬菜番茄、辣椒、小葱、小白菜等。平日里,园子里采一些,镇上再买一点,吃饭问题基本就解决了。

那晚,两碗玉米糁汤,一盘炒小白菜,我们坐在村部办公室边吃边聊。

老贾是国有企业的老职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敬业爱岗的品质,让我们感受很深。对他来说,驻村这两年是他人生的一次洗礼,他很荣幸也很骄傲能参与国家扶贫开发的宏大事业。在他看来,扶贫与扶志同等重要,除了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更要时常给大伙儿加油鼓劲。如今,很多过去懒散、气馁的贫困户,打工也好、从事养殖也好,都鼓起了重新生活的勇气。

对于在城市工作生活大半辈子的人来说,驻村一天两天感觉新鲜,驻村一年两年就是对精神的考验,必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

柳子村终年气温偏凉,夏季还好,漫长的冬天最是难熬,动辄零下十几度的天气,让他不得不戴着帽子睡觉。在村里,他几乎没有娱乐生活,除了浏览新闻,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和工作。

从百姓的家长里短,到驻村的感受体会,再到脱贫的思路打算……那晚,我们畅谈至深夜,意犹未尽。

次日清晨,老贾早早备好了饭菜,一碗玉米糁汤、一盘炒白菜,开启了驻村蹲点忙碌的一天……

本报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李艳 白佳丽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