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快速路一期主线试通车!
滨河南路龙门大道至新街桥段试通车!
市区第8座跨洛河大桥——新街跨洛河大桥及南北引线试通车!
…………
今年“十一”前夕,洛阳中心城区一大批重点城建项目如期建成投用。在路与桥的延伸、交会和跨越中,交通压力缓解,人民群众受益,城市品质提升,一幅更加协调的城市发展图景令人眼前一亮。
坚持协调发展,才能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的“失衡之路”,才能实现蹄疾步稳、行稳致远的“稳中求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在经历近4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了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点的新常态。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持续低迷,“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层出不穷,“稳增长”成了一个世界性难题。相比于阴霾笼罩的世界经济,稳中有进的中国经济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经济增速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区间,到工业增速创下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再到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一路保持中高速增长,并迈上中高端水平,令外媒一再惊叹:“中国充当了市场的稳定之锚”,“中国成为力量和稳定的灯塔”。
“中国为什么能做到?”这是一个令无数人着迷的问题。而在“中国方案”里,答案清晰可见: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行业在其特定发展时期既有发展优势,也存在制约因素,在发展思路上既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又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实现高水平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中涉及的各种重大关系,就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优化更重要,防止“木桶效应”更迫切。践行协调发展理念,洛阳步履清晰而坚定。
从“十三五”开局之年起,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就反复强调洛阳要“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其用意就是要重新审视市情、认真梳理短板、统筹开好药方,不让今天的“短板”变成明天的“陷阱”。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