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崛起,洛阳!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
高标准推进新型城市建设:
塑造古今辉映城市风貌

科学规划,让城市更具魅力
城市有韵味,生活更幸福
数字化管理,生活更安心
策划:张留东 李 勇
统筹:郑 征 李江涛
执行:洛阳日报《崛起,洛阳!》报道组
版式:洛阳日报社版式工作室
扫“河洛政事”二维码,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核心提示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的城市建设曾领千年风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浪潮中,我们的城市建设、城镇化发展也理应别具特色。

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再次明确提出要高标准做好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着力构建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的空间格局,塑造古今辉映、板块互簇、山环水润的城市风貌。

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洛阳市民通过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既可以查询附近的城市公交车、公厕,也能查看各项政务服务办理进度……我们的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充满“智慧”。

板块互簇

中心城区是城市发展的龙头。中心城区空间优化、功能完善,城市才有大发展。

当前,洛北板块承载力已接近饱和。以涧西区为例,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区,仍有15条断头路,还存在小游园数量不足、43处棚户区亟待改造等问题。

同时,洛北板块历史古迹多,隋唐洛阳城“一区一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涧西工业遗产区都亟待更好保护和利用。

出路在哪里?唯有通过疏解提升,整合空间、完善功能。

我市现代城镇体系明确提出,要优化中心城区空间格局,使洛北、洛龙、伊滨“三大板块”空间结构协调联动、城市品质高端精致、服务功能配套完备。

经过一年多努力,不少市民都发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变化——

今年十一前,涧西区又投用了5个小游园,完善绿化种植,增加人行步道、亮化设施,赢得广泛称赞;

高铁龙门站即将变身为综合交通枢纽,有效提升洛龙板块的服务承载能力。未来,该枢纽将汇集高铁、地铁、长途客运、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等8种通行方式,实现一体化近距离换乘;

伊滨板块重点是完善“硬件”和“软件”,通过聚焦核心区,一批断头路正在加速打通,多所高品质中小学正在完善配套设施,现代复合型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

中心城区“三大板块”互簇的良性发展局面正在形成。

智慧洛阳

智慧城市,是近年国内外兴起的一种新的城市运营和管理模式。

我市是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让洛阳人民体会着越来越多的便捷。

前不久,我市不少公交车站都张贴了印有二维码的海报,这是新上线的“洛阳智慧公交”便民系统,市民扫二维码就可以查询公交车辆的实时位置和到站时间。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城市管理方面,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市、县两级平台全覆盖,今后我市群众再遇到相关问题,动动手指随时拍照,就可以向城管部门投诉反映,并跟踪问题解决进展情况。

在医疗卫生方面,洛阳“互联网+医疗”平台已具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查询及多家医院手机预约、挂号、交费、导航等功能。

在政务服务方面,通过推进供电、供水、供气、供热事项一网办理及发布类便民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群众关注的重点民生服务事项将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

智慧洛阳建设,为实现教育、医疗等公共稀缺资源均衡化提供了全新平台,也催生了更高效、更优质的城市服务模式。

城市设计

建筑是活着的历史,也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记忆。

世界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如今,城市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万楼一貌”成为不少大城市发展面临的通病。

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如何打造特色城市风貌,城市设计是关键。

“塑造特色城市风貌,才能更好地延续城市文脉。”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张昭民表示,规划部门将紧密结合洛阳自然山水、地形地貌、历史文脉等特点,从城市天际线、建筑色彩等方面统筹建筑布局、协调景观风貌,更好留住乡愁、彰显韵味。

今年,火车站广场、高铁龙门站、开元湖、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周边和伊滨板块核心区等重点区域,都已经开展了城市设计,龙门大道、开元大道、中州路等19条道路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也已全面启动。

构建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的空间格局,塑造古今辉映、板块互簇、山环水润的城市风貌,这种规划理念已经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实践中。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统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章”,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几年努力,凡是生活在洛阳的人民,无不为自己美丽的家园而自豪;凡是来到洛阳的客人,心弦无不被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所扣动!

本报记者 李东慧/文 曾宪平 鲁博 常世峰/图

建设现场

7.5米宽、4.5米高,在古城快速路沿线地下,一道“隐形地标”正在延伸。

这就是我市正在建设的市区首条地下综合管廊——古城路综合管廊。

该综合管廊西起王城大道,东至东环路,总长8.2公里,沿古城快速路东西向铺设,结合不同路段需求,分别采用双仓和三仓式结构,给水、热力、通信、电力等配套管线都将入廊。

海绵城市、综合管廊,都是近年我国城市建设领域点击率极高的热词。在这方面,我市也在积极实践。

今年4月,我市首条“香樟大道”——珠江路以崭新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此次珠江路的改造,正是我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市政部门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对珠江路九都路至滨河北路段进行改造提升,车行道改造为透水沥青,人行道重新铺设了以灰色调为主的全透水砖。经今年夏季的实践检验,“海绵化”改造极大提升了雨水通过率,昔日易积水问题迎刃而解。

地上“海绵化”、地下建管廊,洛阳城市建设的“里子”“面子”都将更绿色、更美丽。 (东慧)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