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持续热播,在第一集《举旗定向》中,公开了一段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小故事: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因忘我投入而将墨水当成了红糖水,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可甜了可甜了”。
“信仰的味道”,就是“甜”。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中外记者见面,1500余字演讲中,19次提到“人民”。从那至今的五年中,“为民”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鲜明底色,贯穿于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工作之中。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是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理念为指引,实施要精准: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出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进入“十三五”以来,洛阳市委更加强调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谋划、推进一切工作都把为民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拿谋划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到研究确定重点民生实事来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多次强调,一方面要贴近群众,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切实站在群众的角度,将群众所需、所想、所急、所虑的事情找出来、列进去,真正回应群众关切;另一方面要细化量化,认真梳理,明确目标,提高民生实事办理的针对性,让群众在细微之处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不断增强发展信心。
眼皮贴近地皮,才能看见草根;越是重大的民生改善,往往越需要细微的切口。
针对城市生活节奏持续加快、人们渴求生活区域附近有更多公益性休闲场所的新需求,我市提出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小游园和街头公园绿地,打造15分钟生态休闲圈,营造便捷、舒适、优美的公共绿色活动空间,并专门下发《中心城区公园游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2016年建成小游园47处,今年规划再建50处,伴随着一处处小游园成为洛阳街头亮丽的风景,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见绿、亲绿。
小游园,大民生。从“脏乱差”到“绿而美”,从“不可及”到“可触摸”,一个个四季有绿、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小游园,正是从群众关注的细节切入,满足了市民健身、休闲、娱乐、改善人居环境等多重民生需求,在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
今年国庆节前夕,古城快速路一期主线试通车,这项在洛阳基础设施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从规划之初就引起市民广泛关注:市区机动车数量激增,古城路通行断面已不能满足实际交通需求,尤其在西苑桥南滨河南路路口、古城路与王城大道交叉口等节点,交通拥堵严重,成为洛阳人生活中感触强烈的堵点、痛点、难点。对古城路的改造,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洛阳把“便民利民”贯穿了工程建设的始终。
为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给市民出行造成的影响,工程建设中史无前例地专门修建一条保通道路,为此不惜耗时半年,光保通工程方案就几十易其稿、反复听取群众意见。“先保通、后主体,先费事、后省事”,从古城快速路建设中探索出的宝贵经验和模式,被推广应用到后来的地铁施工等重点城建项目中。这深刻表明,“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完全可以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持续赢得民心民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节不同。今年上半年的牡丹文化节期间,我市推出“旅游年票不受限、部分公园不收费、社会车辆不禁行、餐饮住宿控涨幅”四项惠民措施,有效破解了市民普遍反映的车辆禁行出行不便、年票不能使用、酒店餐饮涨价等一系列问题;而在下半年的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我市继续延展惠民的范围和内容,出台“部分景区免费游,其余景区全半价”“精品剧目预约领票免费看”“环城高速豫C车辆免费通行”等举措,节会惠民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展,全力打造“文化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从春到秋,变的是时令,不变的是“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牡丹文化节单日游客接待量创出历史最高纪录、旅游年票个把月就激增“20万+”,节日期间共接待游客2493.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13.07%。这充分表明,为民与发展的内涵是高度一致的,新的增长点就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当中,“精准为民”能从根本上促进“精准发展”。
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的。
“把群众想干的事,变为党委、政府要干的事;把党委、政府在干的事,变成群众积极支持、参与的事;把党委、政府干成的事,变成惠及群众的事”,这样的为民才够“精准”。
抓住重点民生实事这条线,去年洛阳完成25项67件民生实事,今年又列出60项87件民生实事。今年以来,全市已新增集中供热面积达1030万平方米,城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从43%提高到70.6%;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今年将达到45%以上;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