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阳县认真落实市委“河洛党建计划”巩固提升年工作部署,围绕党建“5个2”工作要求,着力实施“一带六”工作布局:持续推进“河洛党建计划”,实施“万名党员培训年、能人计划深化年、双百工程管理年、党内关爱实施年、难点工作突破年、党内制度落实年”等六项重点工作,推行总体谋划、月初安排、节点提示、经常督导“16字工作法”,采取“严督导、严考核、严奖惩”的“三严”措施,力促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持续提升。
建强配齐班子 筑牢“战斗堡垒”
宜阳县积极探索“四轮驱动”模式,建强基层支部、管好“双百工程”、 推进“两区一带”党建示范化工程建设,加强党在基层的阵地作用,提高农村党支部的带富领富能力,筑牢农村“战斗堡垒”。
推进农村“能人计划”,建强基层支部。紧盯支部班子建设,突出“三有三带”标准,强化“能人治村”理念,从农村致富能手、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复退军人、乡村医生、退休返乡老干部等能人中,选拔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在全县建立了拥有1078名村级后备干部的数据库。
加强民主决策机制建设,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运用,推行“一清单二分类三路径四考评”的“四步走”决策办法,使村级权力运行更加规范,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着力构建基层“两委三会”体系。按照县级推动、乡镇负责、农村落实的要求,整乡逐村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实现全县农村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监会、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等“两委三会”组织构架基本健全,理顺工作职责,确保分工明确,配合协调,运转顺畅。目前,宜阳“两委三会”积极发挥作用,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融合。
管好“双百工程”,打造综合平台。组织人员逐村查看,摸清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底子”,县财政投入1200余万元,对78个村级活动场所进行再提升,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用。
按照统一标志、统一外观,统一内部设置,统一党建氛围,对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进行规范提升,确保柜台式办公全覆盖,便民服务站和党员活动室空调安装全覆盖。着力推进“1+N”型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围绕“两区一带”,突出示范引领。明确“建点连线形成区,建区连面形成带”的思路,利用三年时间,建设农村、社区、机关、国企、两新组织等领域100个党建示范点,着力打造县城核心党建示范区、宜阳南山北岭党建示范区、洛河两岸宜阳段党建示范带,在宜阳形成“两区一带”党建示范工程建设格局。
按“资源共享,特色鲜明”要求,将农村党建、机关党建,社区党建、产业集聚区党建综合服务平台,非公企业党建、国有企业党建等党建资源,廉政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纪念馆、文化遗址、烈士陵园等历史文化资源,统一整合,确保党建示范工程内容更丰富。
县城核心党建示范区规划党建示范点40个,目前重点建设村级党建示范点15个,机关党建示范点5个,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3个,学校党建示范点3个;洛河两岸党建示范带,规划党建示范点30个,目前重点建设的村级党建示范点12个;南山北岭党建示范区,规划党建示范点30个,目前重点建设12个。
强化党员管理 发挥先锋作用
农村工作要做好,选好党员是关键。宜阳县以培育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模范党员为抓手,强化党员优选、管理、培训,提振作风,增强基层党员的战斗力和领导力。
实施“双百双千双走进”计划,强化党员培训。上半年以开展“百堂党课走进党员,百场宣讲走进基层”活动为主,县委常委全部到联系点讲党课,108个县直单位532名局领导班子成员到分包乡镇的村讲党课,42名县直单位党员志愿者和12名市县党校讲师到353个行政村进行巡回宣讲。
下半年,以开展“千名干部走进党校,千名党员走进课堂”活动为主,以“能力素质大讲堂”和“三农讲堂”为抓手,对党员干部进行第二轮教育培训。目前,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已经启动,分县内和县外培训两个步骤,县内培训突出“三会一课”,开展情景式教学;县外围绕“先进典型”,开展体验式教学;其间强化警示教育,开展案例式教学,实现党性、能力双提升;1.4万名农村党员轮训一遍,村两委干部培训2次以上。
抓住“四个关键”,助推脱贫攻坚。围绕党支部这个“主心骨”,选好党支部书记这个“领头雁”,用好第一书记这个“助推器”,打造脱贫攻坚“桥头堡”。
选好带头人,抓好贫困村班子整顿。实施“冬春行动”计划,重点抓贫困村班子整顿,明确乡镇党委主体责任,逐村排查贫困村班子现状,形成自查报告;组建研判工作组,进乡入村搞调研,逐乡逐村把脉会诊,综合研判班子短板,形成整改意见书,及时下达乡镇,督促抓好整改落实。
宜阳按照“先明确班子负责人,再启动程序依法推选”的思路,积极物色合适人选,配强补齐贫困村班子。整合帮扶力量,发挥第一书记作用,落实第一书记各项政策待遇,保证第一书记沉下心来,融入农村,聚焦扶贫。加大对第一书记培训力度,帮助理清贫困村产业脱贫路子,保证贫困村按时脱贫,脱贫不返贫。(张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