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生 活·连 载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1月9日 星期

85 西方和东方同心(四)


老普林尼,就是对中国丝绸的来历进行了奇妙诠释的那位生物学家,在他的《博物志》里说,丝绸这种妙物来自于遥远东方的一个国度,姑且叫作东国吧,但更应该叫作赛尔丝,丝绸的国度。

老普林尼说:“过去,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不是征服了遥远的东方吗,在亚历山大新领地的东方,几乎是边缘的地方,再向东走,走到世界的尽头,西方任何人都未曾亲身走到的地方,就是赛尔丝。”

赛尔丝人红头发,蓝眼睛,嗓门粗糙,没有语言,靠打手势相互交流。他们住在森林里。他们的森林里盛产细丝,叫白绒丝。

赛尔丝的男人们从树叶上揪下白绒丝,运回去,在水里浸泡。浸泡,浸泡,再浸泡。然后,由妇女们从水里捞出来,络丝,织造。

赛尔丝的织物因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复杂,所以琳琅满目、绚丽多彩,以其出乎意料的柔软和细腻让人震惊。罗马贵妇们才有运气穿着近乎透明的赛尔丝丝绸,在社交场合抛头露面,把她们的性感身材惟妙惟肖地展示给男士们。

赛尔丝丝绸的珍贵,在于生产的艰难,也在于赛尔丝人的天赋异禀。

卡米尔说:“从庞贝古城可以看出,古罗马有着怎样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们狂热地喜爱丝绸,就想直接走到东方去,到赛尔丝采购丝绸。我们的商业英雄,古罗马青年安德鲁·昆塔,就是这样想并且这样做的。”

“好吧。”卡米尔问罗伯特,“你说,小普林尼跟着母亲拜访老普林尼,看到维苏威火山是如何掩埋庞贝古城的?”

罗伯特说:“是这样。六年后,小普林尼应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的请求,写了两封信。一封记录了舅父兼养父老普林尼参与救援庞贝古城献出宝贵生命的过程,另一封则描述了火山喷发的情形。”

一大片雪松形状的乌云突然出现在地平线上,巨大的火焰熊熊地燃烧起来。由于天空变得一片黑暗,火焰显得格外耀眼。地震频频不断,我和母亲害怕极了,因为那燃烧着的火山碎石正像冰雹那样从天上猛砸下来……

塔西陀将小普林尼的信写进了自己的著述之中,使深埋于地下的庞贝古城在史籍中留下了一丝线索。

塔西陀记载说,在大祸降临后,罗马帝国舰队派出船只救援,但倾盆而下的火山灰、碎石,熊熊升腾的烈火浓烟,以及熔岩喷发时散发出来的有毒气体,数日不能消退,救援工作无法展开。不少救援者不幸身亡。

卡米尔问:“埋在地下沉睡千年的庞贝古城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罗伯特说:“人类是健忘的。岁月悠悠,日转星移,一晃一千六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似乎已经忘却了维苏威火山喷发给罗马人带来的巨大灾难,同时也忘却了深埋于地下的庞贝古城。

“十八世纪初期,历史学家在翻阅史料时,意外发现维苏威火山附近曾有几座被湮没的城市。”

博努瓦说:“公元1707年,有人在维苏威山脚下的一座花园里打井的时候,挖掘出三尊衣饰华丽的女性雕像。仍然没有人意识到,一座古代城市完整地密封在他们脚下。”

之后,直到公元1763年,人们在这一地区不断发现珍贵雕像、钱币等,还有刻有庞贝字样的石块。重要的发现是被火山灰包裹着的人体遗骸,人们这才开始重视。考古学家一层一层地挖开火山岩屑,渐渐看到了深埋在地下的庞贝古城。

由于较长时间缺乏统一的管理,庞贝城遗址被挖宝者破坏得千疮百孔。

公元1789年,拿破仑将庞贝纳入法国领地,将挖掘工作交给那不勒斯一对皇家夫妇弗朗斯·穆拉元帅与其妻子卡洛莉娜负责。卡洛莉娜是拿破仑的妹妹,庞贝的发掘至此才得到了稍微正确的对待。

卡洛莉娜自己出钱,雇用了五百人进行挖掘。她对挖掘的过程十分关注,经常从那不勒斯的王室事务中抽出身来,到遗址各处查看,向负责人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

公元1860年,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统一意大利后,任命吉赛普·菲奥勒利负责庞贝的挖掘工作,历经磨难的庞贝古城迎来了它生命中的春天。

博努瓦说:“菲奥勒利探明古城的城墙后,绘制了一张工程地图,上面标出了每个街区,并按逻辑顺序给每座建筑编了序号。”

菲奥勒利确保对每件新出土的文物都有准确的描述,不只就其外表和性质,而且包括其出土的位置及与其他物品的关系。

菲奥勒利是一位真正的考古学专家,他要求将发现的文物尽可能地保留在原处,而不是被移走装船运至博物馆或收藏室,因此他被封为现代考古学先驱。

卡米尔问李由:“是不是中国人直到今天还把全国各地发现的文物运走?”

李由笑答道:“一般情况是这样,贵重的运到北京,半贵重的运到省城,次一级的运到县里。历来如此,见惯不怪。原因呢,是中国人不知道菲奥勒利先生。”

由于当年裹住尸体的火山灰凝固成硬壳,人的肉体腐烂后,便形成了人形的火山灰壳。菲奥勒利发明了石膏铸形法,把熟石膏注入壳中,凝固起来后清除包裹在外面的火山灰,就现出了一具栩栩如生的人的躯壳。

栩栩如生的石膏人,再现了受难者临终前的各种悲惨景况。有的两手抱头,蜷缩成团,痛苦地坐着。有一位奴隶被主人用铁链锁着,灾难降临时无法挣脱,只得坐以待毙。最令人钦佩的是一位普通士兵,他一直固守在城门旁,直到岩浆和大火将其吞噬。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