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冬季,日子冷了又冷,白天短了再短。从西伯利亚千里迢迢而来的西北风,日益狂劲,不仅让虫儿早早钻进泥土开始冬眠,就连野草也已经将身子缩进了大地,只留下光秃秃的树木驻守在天地间。褪去的是怯弱,坚守的是刚强,虽然有些羸弱,但大地总有自己的筋骨。在这最冷的寒冬腊月里,尤以农历十一月的冬月最有味儿。
冬月里,没有绿色装饰的城市显得更加生硬,没有花朵装扮的公园显得更加寂寞,就连街上的车辆也变得稀疏起来。而行人变得臃肿,即使是最怕胖的女人,也不得不穿上大棉袄,戴上口罩,系上围巾。穿着厚厚羽绒服的孩子们,倒是不怕冷,虽然家长让他们戴上手套和口罩,可过不了多久,他们便会摘下来……街头的小贩也少了许多,只有卖烤红薯和炒板栗的依然坚守着,那红薯香混合着板栗味儿,在寒风中尽情氤氲着。城里的冬月就是这样,看似单调乏味,其实多姿多彩。
乡村里的冬月充满了人间烟火味。虽然高山沉默,河流无语,田野空旷,但村庄里充斥着鸡零狗碎,炊烟袅袅。门前屋后的各种树木,虽然枯瘦,但并不寂寞。成群的麻雀飞上飞下,檐前屋后地跳跃,惹得无所事事的狗儿,突然就蹿了上去。随着扑啦啦的声响,刚才还在地上偷吃鸡食的麻雀,已经闪到了空中的电线上。东张西望的麻雀有些洋洋得意,一无所获的狗儿虽有些失落,但很快便被门口的响动吸引了注意力,不免狂吠起来。推门而进的邻人吓了一跳,一动都不敢动地站在门口。闻讯而出的主人大声呵斥着。见是主家的熟人,狗儿知趣地一边歇息去了。掀开门上挂的棉被帘子,客人被让进了屋,一股暖融融的气息迎面扑来,让一身的寒意瞬间消散。在燃烧正旺的炉火上,壶水吱吱地响着,大家围坐在炉前烤火。冬月是闲冬,邻里走动比较频繁。一壶热茶,两支香烟,几句寒暄,便将忙于生计的村人紧紧地拴在一起。
冬月的寒风偶尔裹挟着金色的阳光,让人们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完全沉浸在金光之中。只不过这光有些太短暂,太阳一落下去,便天寒地冻,在丝丝寒气中,感受到冬天的味道。
冬月里,虽然寒冷剥夺了大地绚丽的色彩,但在清冷中给天地以萧瑟的另一种韵味儿。这就是冬月,有寒冷也有阳光,有灰色也有温情。被照耀过的,已经懂得光;被温暖过的,已经懂得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