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洛 浦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3月21日 星期

北邙丰碑
□乔仁卯

走进洛阳市烈士陵园,迎面而来的是一座高大挺拔的纪念碑。中间汉白玉石上,篆刻着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的金色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两面拱卫题字的是红色大理石,象征两支步枪,寓意着解放洛阳的两支部队:华东野战军陈(世榘)唐(亮)兵团,中原野战军陈(赓)谢(富治)兵团;整座石碑又象征着古老的洛阳城墙。

1948年3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洛阳战役,14日一举攻克洛阳城;同年4月5日,再克洛阳,十三朝古都从此获得新生。为此,数百名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洛阳党支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以洛阳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游天洋、中共河南省委交通员史敬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李翔梧、“抗日县长”张思贤、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任西和为代表的洛阳成千上万名共产党人和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血沃中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洛阳市政府曾经在马坡东北三里的邙山上修建了一座革命公墓。后来,因此处距离市区较远,不便于今后开展纪念活动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当时的市委书记李浩、市长谢黎提议,经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在距离市中心五里的史家屯村东北、苗家沟村西北一带征地125亩,重新设计,并报请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为此,195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洛阳市大型烈士陵园,并指示时任洛阳市副市长的李冲舟同志具体负责落实。

为及时编撰革命烈士事迹并搜集遗物,洛阳市同时成立了洛阳市革命烈士事迹编撰委员会。委员由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市长办公室、市政协、市民政局、市文化局、市文联、民间美术社、洛阳日报社等部门、单位负责同志组成。

1960年,洛阳市烈士陵园基建全面完工。墓区葬有637名革命烈士。烈士墓区分两部分,中间为水泥路,路旁和两座公墓两侧为龙柏树林。两座公墓正南,为万人纪念广场。广场四周,遍植塔松、桂花、白玉兰、冬青;树后为各类花圃,栽种牡丹、月季、芍药等花卉。整个陵园庄严肃穆,高雅大气。

从此,年年清明节前后(也是洛阳解放日),全市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和人民群众,便到这里举行纪念活动和入党、入团、入少先队的仪式。在洛阳市烈士陵园里,埋葬有数百名洛阳战役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也埋葬有不同历史时期的洛阳优秀儿女。洛阳市烈士陵园,成为洛阳市人民继承革命烈士遗志,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重要文化教育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洛阳市烈士陵园又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堂、革命烈士事迹展览馆和洛阳战役革命先烈名录墙,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革命教育基地的功能和效用。

值得骄傲的是,1984年至1994年,我在洛阳市烈士陵园工作期间,主编了《洛阳英烈》,并和有关领导前往北京,请张爱萍将军题写了报名;我还书写了洛阳市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与同事们一起整理了洛阳战役烈士遗物;在烈士墓前,年年向前来祭拜先烈的青少年讲解洛阳革命历史和烈士事迹;和陵园的同事们一起,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洛阳市烈士陵园的修建地,在以当时洛阳市政府为城市中轴线的北邙三里处,寓意深刻。如今,高29米的北邙丰碑——洛阳市革命烈士纪念碑依旧光照日月,浩气长存,激励和鼓舞着洛阳人民传承民族革命精神,坚持民族优秀品格,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再铸辉煌。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