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个“洛阳支座”撑起港珠澳大桥,“洛阳连接器”为“复兴号”动车组构筑“安全线”,“洛阳造”平视显示器为C919擦亮“眼睛”……前不久,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热映,“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速度”惊艳世人,不少工程闪烁着“洛阳元素”的光芒。厉害了,“洛阳创造”!
创新被列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明确要求,河南要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其中之一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市委、市政府将“科技创新能力更强”列为“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之一,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着力打通“四个通道”、促进“四链融合”,让创新引领着全市高质量发展破浪前行。
去年,洛阳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343.1亿元,同比增长8.7%,高于全省增速0.9个百分点,创新正隆起洛阳高质量发展脊梁。
“两区同建”,解好创新方程式
大地回春,牡丹飘香。
4月,恰逢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两周年、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挂牌一周年,洛阳也迎来了交上改革、创新答卷的重要时间节点。
“嗞嗞嗞……”前不久,在洛阳拓博尔铁路设备有限公司车间,金属铣磨声清脆回荡,我国首台国产钢轨铣磨机器人下线。所过之处,锈迹斑斑的老钢轨瞬间铮亮如新。
该公司董事长刘博没有想到,在洛阳自创区、自贸区便利、优惠政策支持下,产品从签约到下线,仅用了1年零4个月,让钢轨铣磨机器人成功跻身“中国首台套”!
解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方程式,改革是“点火器”,创新是“助推器”。我市抢抓国家自创区、自贸区“双区叠加”机遇,让改革与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培育创新沃土,争当全省创新发展排头兵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头羊。
——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洛阳自贸区先行先试“集群注册”登记、率先推出“容缺受理”;推行项目承诺制,企业申请资料由153项减少到15项;引进首席信息官,快速推进“一次办妥”政务服务体系,诞生了省内首例“证照分离”行政审批。
——做好创新创业的“加法”。洛阳自创区出台创新“金十条”“人才新政30条”等50余项支持创新政策,北京推介会集中签约的40个创新项目加速实施,科技创新券发放额和兑现额均居全省之首。
两年来,洛阳自创区、自贸区敢于闯、勇于试,结出累累硕果——
格力来了,总投资约150亿元的格力洛阳自主创新智能制造基地落户;银隆来了,总投资150亿元的银隆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建设正酣;洛阳军民融合先进技术研究院签约启动,洛阳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加速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驶入快车道……
重大战略机遇叠加下,洛阳创新驱动新引擎已成功引燃,爆发出澎湃强劲的新动力!
倍增加速,创新能力攀高峰
从一个30人的小公司起步,到成功登陆A股市场,再到发布我国首支鸡新支流(Re-9株)基因工程三联灭活疫苗,省级创新龙头企业普莱柯公司这几年自主创新捷报频传。
没有创新主体,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没有创新平台,人才会聚就是空中楼阁。
2016年年底,我市高位谋划了“双倍增”行动,提出以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为主攻方向,实施创新主体倍增;以科技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研发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主攻方向,实施创新平台倍增。
去年,我市依据《关于构建现代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先后配套出台了《洛阳市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办法》等科技创新扶持奖励政策47项,形成了“1+3+N”政策体系,实施“普转科、科升高、高企提升”三大计划,让“飘红”的数据遍布“双倍增”行动一线。
一批高水平创新主体强势崛起——
我市新增省级创新龙头企业12家,总数增至20家,占全省的1/5,同比增长15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7家,总数达到337家,同比增长118%;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实现“零的突破”。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