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干啥都爱较真儿,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倔老头”。
20世纪80年代末,他结束了20年的军旅生涯,从部队转业,被安排在了离老家300多公里外的洛阳工作。
岁月如梭,父母年龄越来越大,在农村还有田地。每到麦收时节,他都会请假回家帮助父母收麦。妻子说:“大老远跑回老家割麦,算算路费,还不如买麦子划算呢?”他说:“这不是钱的问题。”
回到老家,他脱掉西装、皮鞋,换上旧衣服,穿上母亲做的布鞋,拿上镰刀,就下地了。好久不干农活的他,身体有点儿发福,割麦子也不顺手了。不一会儿,脸晒红了,胳膊酸了,腰累疼了,他就把麦子装上板车拉到麦场,回来继续割麦子,反反复复地调整姿势。邻居说:“当了多年干部,还会割麦、拉板车,行!”
冬天,豫东北的农村滴水成冰。每年春节,他都回家过年。刚结婚时,他带着妻子回家;有孩子了,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家。在自家小院贴对联、放鞭炮,迎来送往。父母年龄大、辈分高,大年初一天不亮,院里就站满了拜年的人,大人们寒暄问好,孩子们跑来跑去拾鞭炮,很是热闹,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
过了些年,他年龄大了,有时工作忙,脱不开身,就让还在上学的儿子回去陪爷爷奶奶过年。再后来,他退休了,孩子们也结婚生子了,不方便全家人回去,他就带上在洛阳做好的红烧肉、蔬菜等回家陪老人过年。
父亲过世了,他孝敬母亲更加上心。想娘了,他和妻子就买好水果、米面、红枣、山药,回家住上几天。在娘跟前,他一点儿也不倔,温顺得像个小姑娘。娘爱拉家常,有些事情不知说了多少遍。娘有时也会问,这事儿,我说过没有?他总说,没说过,你说吧!他坐在娘身边,看着娘的脸,拉着娘的手,故意问一些细节……在他的心里,孝顺不仅包括吃穿,还有好脸色、好话语,更要耐心倾听。
90岁的老母亲病了,很严重,昏迷不醒。他和哥哥、妹妹一起,衣不解带、不分昼夜地护理着,输液、擦屎、接尿、按摩、刷洗,一直守护在病床前,直至母亲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