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文 体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
我市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一批沉寂许久的非遗项目重返舞台,文化建设和价值引领有了新载体——
非遗传承
活在当下 火在民间


曹屯排鼓表演
二鬼摔跤
河洛大鼓
大里王舞狮
高水旺的唐三彩作品

河洛大鼓、洛阳海神乐、十盘、跑阵……近日,在我市举办的首届“河洛飞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中,众多表演类非遗项目登台亮相,引来广大市民和游客围观。

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关键是要保护好、传承好洛阳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充分发掘文化资源,积极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洛阳的文化名片打造得更响更亮。

近年,我市聚焦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一批沉寂许久的非遗项目重返舞台,文化建设和价值引领有了新载体。

1 非遗项目家底丰厚

几天前,“90后”小伙儿畅杨杨来到新安县仓头镇养士小学,为该校师生上了一堂剪纸课。课堂上,大家听得认真、剪得仔细,课后围着他不断提问。

畅杨杨是省级非遗项目孟津剪纸的传承人。近年,他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创作了《河南民间绣样——窗帷子·麒麟送子》《廉政为民》《都说俺孟津好风光》等新时代剪纸作品,受到各界好评。创作的同时,他还常常受邀到各地参加展览、讲课,传承弘扬非遗文化。

古都洛阳,文脉源远流长,非遗项目家底丰厚。统计显示,我市拥有8项国家级非遗,分别为河图洛书传说、河洛大鼓、灯彩(洛阳宫灯)、唐三彩烧制技艺、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平乐郭氏正骨、民间信俗(关公信俗)、洛阳牡丹花会。此外还拥有玄奘传说、洛阳海神乐、孟津剪纸等58项省级非遗,龙门传说、二鬼摔跤等135项市级非遗及1000多项县级非遗。它们不仅是河洛大地的历史记忆,更是河洛儿女的精神财富。

与此同时,我市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7名、省级非遗传承人67名、市级非遗传承人205名、县级非遗传承人400多名,初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录体系。

近年,每逢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我市都会挑选一些非遗项目进行展演,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一道道丰富的“文化大餐”。

2 政策东风“吹醒”非遗

最近,省级非遗项目洛阳海神乐的传承人郭红运拿着政府补贴资金,复印了一批乐谱用于授徒传艺。

政府补贴资金,是我市重视和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缩影。2017年3月,《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我市成为全国第二个颁布非遗保护条例的设区地级市。该条例明确规定了专项经费的申报、传承人的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

此外,我市还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并依托委员会,集中对涉及大运河文化带、隋唐洛阳城、与洛阳有关“一带一路”等重大课题的非遗项目进行重点挖掘、研究。

今年8月,市文广新局连续举办了两期传统技艺保护工程培训班,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传承人群非遗素养。

根据非遗项目具体情况和特征,我市还采取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做法,分类施策,推动保护传承。今年年底前,我市将启动对三彩釉画烧制技艺、洛宁蒸肉制作技艺等18项非遗项目的数字化抢救保护工作,留下可以长久保存的数字资料。

“唐三彩烧制技艺便受益于生产性保护。”国家级非遗项目唐三彩烧制技艺传承人高水旺坦言,在原有的马、骆驼、人物等基础上,他不断增加技艺创新和技艺设计内容,研发生产了卡通生肖、仕女等12个系列的文旅融合产品,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3 非遗传承,冷热不均

随着社会变迁,不同种类的非遗项目,其生存现状存在鲜明的反差。在我市众多非遗项目中,像唐三彩烧制技艺、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平乐郭氏正骨等项目,在市场经济下重新焕发了生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不可否认,像洛阳宫灯等项目走入发展瓶颈,东关双龙等项目还处在原始状态,藏于“深闺”,甚至濒临消亡。

记者调查发现,导致非遗传承发展冷热不均有多种原因。在现代工业文明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有些世代相传的项目因纯手工制作、工艺成本高致使市场萎缩;有些项目在原汁原味传承与适当创新之间把握失衡。此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一旦项目的制作工艺完全机械化,被现代工艺取代,将会断送‘非遗’的生命,也就丧失了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省级非遗项目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传承人方长站说。当然,并非所有的非遗项目都能转化为经济效益,这也导致了非遗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很多年轻人学着学着就放弃了,一是难学,二是收入低。”市级非遗项目靠山吼的传承人王利坤说。当青年一代失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非遗项目可能因为“断代”而走进档案室、博物馆、图书馆的展柜,从活态变成历史记忆。

此外,在基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多由文化馆人员兼职,面临着缺少人员、经费、办公场所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非遗项目更好地传承发展。

4 “活化”非遗,抱团发展

非遗,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也是文化多样性的鲜活样本,更是当代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创意资源宝库。

“近年,政府加大了对非遗的扶持,一些沉寂许久的非遗项目重返舞台。但客观来说,非遗若完全依赖于政府的扶持,很难持久发展。”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对非遗项目的“输血性”保护并非长久之计,市民发自内心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才是非遗在新时代背景下生存发展的土壤、空气。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关键在人。”省级非遗项目十盘传承人李现有建议,把物质补助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全社会对非遗的价值追求,让传承人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才能激励更多年轻人投入非遗传承中来。还要积极推动非遗融入教育体系,依托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加强人才培养,为非遗的发扬光大带来生生不息的活力。此外,要鼓励社会组织、团体、社区群众等的广泛参与,提高公众参与热情,壮大非遗保护和传承队伍。

郭红运认为,无论是政府扶持还是自我发展,非遗项目要想在当今社会立足并传承,必须得“活”在当下,丰富大众生活,绝不能置于橱窗、成为摆设。

对此,畅杨杨也十分认同。“坚守传统与抓住当下并不矛盾。”他说。近年,他把传统剪纸内容转为当下流行的卡通形象、人物肖像或客户设定的主题内容,赋予其与时俱进、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形象,迎合了市场的需求,实现了以收益来反哺传承。

畅杨杨还建议非遗借力互联网闯市场。通过把非遗融入“互联网+”,让“锁在深闺”的非遗项目通过网络进行更有效的传播、营销,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非遗传承人要学会抱团发展、合作共赢。”业内人士表示,要推动非遗项目集聚发展,使文化旅游与非遗传承保护相互推动,相得益彰。此外,建议推出一批引领风尚的艺术精品和领军人物,铸就知名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担负起文化建设和价值引领的重任。

本报记者 朱艳艳 通讯员 栾海宁 卞俊强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