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版:专 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2月14日 星期

进一步巩固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态势
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奋力谱写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

——市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阐释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文章摘编(下)

彰显“诗和远方” “众志”方能“成城”

洛阳理工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焕有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洛阳要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更需要全市上下的“众志”。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市2017年接待游客1.2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040亿元;2018年接待游客1.3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145亿元。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截至去年年底,我市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48家,已建设城市书房106座,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研学游基地,招商引资捷报频传,节会举办佳绩连连,智慧旅游2.0项目快速推进,旅游惠民点赞不断……一份新时代的文旅答卷可圈可点。

也要看到,随着城市交通路网的完善,洛阳成为“大景点”的趋势凸显,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由“老三篇”向“新三篇”、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型发展,推进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要真正彰显“诗和远方”。“洛阳,一个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地方。”如此贴切的定位撩拨着无数游客的“文化”之心。历代诗人的足迹是“诗”的符号,现代优雅的城市建筑是“诗”的符号,4000年建城史、1500年建都史是“远方”的符号……我们要挖掘、修复和建筑彰显“诗和远方”的符号,让游客寻根有所祭,凭吊有所依,幽思有所借,访古有所凭。

让高质量发展成为洛阳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多年实践证明,就旅游产业的发展而言,“发展速度型”已成强弩之末,“质量效益型”生命力渐强。比如,针对中小学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既是与学校课程教育的紧密衔接,又是培植新生代客源的有效途径。只要把握好“研学旅行”的真谛,做好学校、旅行社和景点的对接,“质量效益型”旅游就不再是空话。诸如此类的旅游项目的开发,必将使高质量发展成为洛阳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主旋律。

呼唤“众志”成就“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市人民的事情。众人拾柴火焰高,部门行业之间需要多配合,上下沟通渠道要通畅,让群众所想与政府决策形成“回路”,从而营造全市上下共同支持文化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布局不乱,方能破局。洛阳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需要洛阳人齐心协力,形成合力,作之不止,方有不凡。唯此,“国际范、中国风、洛阳味”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自然就会实至名归。

 

落实“路线图” 关键在实干

中共洛阳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副教授 王红星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去年我市经济社会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对今年我市经济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明确了推动洛阳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的“路线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结合实际,认领任务、强化责任、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把洛阳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推向前进。

“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2019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已经绘就,落实“路线图”关键在于实干。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关键在于实干,必须明确2019年我市经济社会工作要干什么,明确了工作重点才能聚焦中心不偏向,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市委全会根据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结合洛阳实际,对今年我市经济工作明确了“六个转型”和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六个转型”就是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动能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社会治理转型、体制机制转型。六个重点是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着力推动产业升级;以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为重点,着力推动动能转换;以扩大合理有效投资和做好消费文章为重点,着力释放内需潜力;以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以推进城市转型和乡村振兴为重点,着力统筹城乡发展;以实现“七个有所”新突破为重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在“六个转型”上实现突破和在六个重点上精准发力,才能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真正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方法决定效率。关键在于实干,必须明确2019年我市经济社会工作怎么干,解决怎么干的问题才能善作善成,少走弯路。中央、省委和市委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路径,就是坚持“五个必须”和“四个有机结合”。“五个必须”就是: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必须精准把握宏观调控的度、必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结合洛阳市情,关键是要做到“四个有机结合”:把上级精神与洛阳实际有机结合,把科学谋划与狠抓落实有机结合,把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有机结合,把尊重市场与精准调控有机结合。

状态决定成败。关键在于实干,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各项任务中去。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之年,是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面对各项艰巨的任务和各种风险的挑战,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精神,带领全市人民聚焦中心,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干出实效,为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将洛阳发展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奋力谱写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

 

抓好党建就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安锋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2018年,我市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严”的氛围,抓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大好局面,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狠抓党建的成果有目共睹。从日常群众反映来看,党员们都戴上了党员徽章,亮出了身份,在各种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大加强,大家的辛苦工作也得到了群众的肯定和配合。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领导干部走到贫困户家中真心实意帮助解决问题,老百姓暖在心上。全面从严治党已经使吃喝风、送礼风等不正之风得到明显遏制,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形势形成,得到了老百姓的点赞。党建提升了队伍素质,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也进一步提升。

党建工程成果丰硕,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苗头,个别领导干部害怕出错,害怕担责,反映在工作中,就是从不主动工作。如何增强担当意识,提高工作主动性,成了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党建的目的就是带领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市就是因为涌现了一大批主动担当、开拓进取的干部,才造就了当今良好的经济发展局面。所以,要督促后进,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主动工作开展好了,应该是什么样的场景?首先,工作态度热情积极,我们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都能笑脸面对群众,不厌其烦,耐心细致,让群众产生亲切感;其次,能换位思考,习惯站在群众的立场来解决问题,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之下积极协调,把问题处理到底,让群众满意;第三,善于协调各方解决问题,处理好复杂事务;第四,主动反馈群众意见,经常性地听取群众对本部门和办事人员的意见,组织例行的评议打分,虚心接受批评,提升服务质量。这才是全面从严治党希望达到的工作境界。

把工作主动性作为要求与评价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重要指标,形成鼓励主动工作的氛围,接下来就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要解除干部主动工作的后顾之忧,对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和大胆创新的干部,要多鼓励、多引导。组织部门要把好考核关,重点看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对群众的感情、对待名利的态度、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干部群体看到干部提拔的标准就是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洛阳面貌日新月异,得益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带动,得益于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主动作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人人奋勇争先,必定能在洛阳新时代的奋进史上,谱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谱写洛阳文化自信新篇章

洛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杨晓光

理念引领方向,思路决定出路。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当前全市中心工作和发展形势作出了科学判断和具体部署,对坚定“四个自信”、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贯彻落实“四张牌”、宣传阐释解读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河洛文化传承创新,首先要解决在历史脉络中传什么、承什么及怎样传、怎样承的问题,其次要解决如何与当今新时代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接轨落地的问题,这些都涉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文化自信的顶层设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这就需要常观大势、常思大局,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具备战略眼光、底线思维,特别是要关注和思考一系列深层次、关键性的文化命题:文化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等。

以党建高质量为引领,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和河洛文化传承创新要有灵魂、有思想、有目标,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必须牢牢把握文化自信的政治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

突出河洛特色,做好以文化城。着力挖掘河洛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优秀传统,在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实现硬起来、实起来、新起来,特别是要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对历史文化资源等进行保护继承,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和现代化表达方式的文化生态系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同样,在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中,文化也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上,通过建设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等重点项目,打造“博物馆之都”,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升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与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会的影响力,举办世界古都论坛等高层次论坛,建设城市书房和“书香洛阳”等工程,擦亮河洛文化品牌,让河洛文化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中焕发新的时代生机。

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文化惠民提高城市文明素质,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通过文化节会活动和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河洛文化的传承创新和普及宣传;推进文旅融合,加大文化创意投入;讲好中国故事、河洛故事,擦亮地域文化品牌;在“书香洛阳”建设、游园建设、打造“博物馆之都”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增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推出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反映改革开放、彰显中国气派、突出河洛特色的文化创意作品。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