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2019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3月8日 星期

让“数字博物馆”成为标配
张庆旭

日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博物馆事业正处于“成长期的烦恼”,人们对于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大,最近3年每年进入博物馆的参观人次增量都在1亿人次左右,而我们博物馆的供给和服务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如何破解“成长期的烦恼”?打造“数字博物馆”是一个突破口。所谓“数字博物馆”,就是运用虚拟现实、三维图形图像、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通俗地说,就是借助新技术新模式实现博物馆数字化、虚拟化、智慧化和移动化,与大众生活深度融合。当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日俱增,走进博物馆,陈旧呆板的展陈方式、晦涩无趣的讲解说明,已然难以满足人们的眼球。打造“数字博物馆”,让一贯“高冷”的博物馆变得更接时代地气、更有亲和力,有助于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发挥更大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一端连着过去的历史、广阔的世界,另一端接着今天的我们,博物馆在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该如何更好地走近大众?面对滚滚向前的时间洪流,今天的我们又要如何借助博物馆更好地与昨天、明天相连接?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注重“用户体验”,利用先进科技让博物馆变得“有趣起来”,赋予国宝文物鲜活生命力。

近年,国内不少博物馆都已在“数字化”上迈出关键步伐。比如,故宫博物院通过数字技术让《雍正行乐图》中的雍正“活”起来、动起来,收获粉丝无数;中国园林博物馆利用AR、VR技术多角度复现了圆明园“万园之园”的恢弘景色,带给观众无穷震撼;广东省博物馆借助VR技术和交互设计,让游客深度体验“南澳I号”沉船及出水的虚拟场景……可以说,以先进技术为依托打造“数字博物馆”,不仅给人们带来奇妙体验,更让文物变得可看、可触、可听、可赏、可玩,真正活了起来。

当前,洛阳正倾力打造“博物馆之都”,68座博物馆的规模效应初步显现,数字化程度普遍不高仍是短板所在。去年7月,市委书记李亚在调研“博物馆之都”建设工作时强调,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数字博物馆”;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洛阳要“加快数字化博物馆建设”。这些,都是有的放矢之举。让“数字博物馆”成为标配,让文物真正“会说话”,人们就会“为一座博物馆而来这座城”!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