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先生者,现代碑刻艺术家也,自筹奖金,镌石不易。然先生为刻制余手书《孙子兵法》百米长卷,已求余四年矣。其镌艺之精,求书之诚,堪为余知音也。”“张弘先生久有志于镌刻碑林,倾其所有,遂成此事,技艺精湛,名播遐迩……”
这是第三届中国书协副主席李铎先生与第五届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分别在为镌苑碑林创作的作品后记中写下的。他们所赞叹的就是著名碑刻艺术家、洛阳镌苑碑林创建人张弘先生。
张弘先生1962年从西安外语学院毕业后曾当过外语老师,因其母病归故里务农,兼承祖业碑刻。1985年,为建设翰园碑林,开封的李公涛先生自筹资金,从而引起开封市人民的广泛参与,这种举动深深地打动了张弘先生。于是,1987年张弘先生举家迁洛,自筹资金,面向全国征集名家书法作品,刻碑上石,意在古都洛阳建一座“能与古人比齐,能给今人评议,能留后人鉴赏”的高档次、高质量、大规模的现代书法碑林。
张弘的志向和真诚,得到了国内外诸多书法家的理解和支持,共征集到沈鹏、启功、李铎、王学仲、欧阳中石、周而复、费新我、佟韦、张海、李进学、冯志福等国内外书法名家作品1500余件,碑刻770件。
1994年年初,李铎先生应张弘先生之约,闭门谢客,日夜运笔八月有余,创作《孙子兵法》书法长卷。这部长卷融兵法与书法艺术为一体,总长221米,为书法长卷中兵法专题的珍品。张弘先生率家人精心刻制上石,并制作拓片,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其阵容其气势其书法艺术都堪称翰苑奇葩。此举轰动京城,启功先生曾到场参观并现场诗赠张弘先生:“六千文字百余石,信手镌来若等闲。纵使庞涓逃树下,也难擎此重如山。”1995年7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称这一壮举是“军民联手的鸿篇巨制”,“古代兵法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自古聚碑成林,多为历代渐集,而镌刻家广邀当代书法高手挥毫并现集现刻,还属一大创举。然而,此创举的成果却在择地安置时出现难题,多年未果。1997年,吉利柴河村得知这一消息,在吉利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同张弘先生达成合作意向,将张弘先生的十年成果引入柴河村。
柴河村民风淳朴,环境优美,那里地势高低起伏,有丰富的植被,湖边常年栖息珍稀水鸟百余种,村东北部有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国家重点文物万佛山石窟。而作为“一部史诗”的现代书法碑林落户于此,可让古今艺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古都洛阳南有龙门石窟,西有千唐志斋,古代碑刻艺术丰富,全国闻名。优秀的传统文化更需要弘扬和传承,改革开放40年来古都的大发展新变化更需要新碑刻艺术的记录,这才能与古都的辉煌呼应,镌苑碑林就承载着这样的历史使命。
感谢张弘,感谢镌苑碑林,这批书法珍宝与吉利人民休戚与共了22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眼下,吉利区正在打造“万里黄河第一清”和“壮美黄河、秀美湿地”品牌,柴河村正在利用特有的地形地貌、优美环境和这批书法珍宝打造画家写生村。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愿随着多方的共同努力,这批书法石刻能早日与大家见面,使吉利区成为古都洛阳文化旅游的又一未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