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的青砖瓦舍、精美的砖雕花纹……昨日,记者来到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矗立在村庄里的一排排清代时期的古民居鳞次栉比。其中一所始建于1778年的三进宅院,如今正是卫坡村家风家训馆的所在地。
卫坡村是个古老的村庄,已有数百年历史。村中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群始建于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是魏氏家族兴盛时期建造的官宦住宅群。村内保存有两条清代古街、16所宅院和5所天井窑院,卫坡村家风家训馆就是利用其中一所宅院创办的。
“这所宅院的主人叫魏应拔,正六品武官,宅院门上的雕花、厅堂的匾额都十分讲究,无不传递着他的家风。”展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魏氏家族仅在清朝就先后出过29名七品以上官员,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使魏氏家族成为名门望族。
“士农工商,各有其业,一艺克精,可免贫乏,若为游民,难逃家法!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老安少怀,睦族敦宗,各进其道,以振家风……”走进展馆,一篇气势恢宏的《族长喻》和古朴的清代宅院相得益彰。在约400平方米的展馆内,设有家风家训、朝阳党建、卫坡村史、卫坡家风家训、卫坡乡村文明和卫坡家风老物件6个展厅,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及一些老物件,展示卫坡魏氏家族优秀的家风家训。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卫坡家风老物件展厅内陈列的匾额。“执德堂”的意思是遵守仁德并能发扬光大,才算真正有道德的人;“疏附先声”指的是要做人缘好、胸怀好、威望高的人……
这些匾额几百年来悬挂在魏氏家族的各个宅院,训诫了一代又一代的魏氏子孙。而有的匾额背后,还记录着鲜为人知的故事。“懿德兰珍”是指美好的品德像兰花一样高洁珍贵。据介绍,这块匾额是当时官府为表彰魏光照为照顾年迈多病的继母辞去六品官位,号召世人效仿他的美好品德而颁发的。
“把家风馆建在古民居里很有意义,无处不在的家风家训令人受益匪浅,这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很吸引人。”前来参观的游客刘益敏不时拍照,还将魏氏家训记录下来,“学几则家训回家,勉励自己,教育子女”。
“家风家训馆充分挖掘和弘扬本土魏氏家风家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基层群众的教育平台、廉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朝阳镇党委书记孙论兵说,将家风家训馆建在游客云集的古民居里,让游客在游览古街之余,走进家风家训馆感受传统文化内涵,自去年10月展馆建成开放以来,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络绎不绝。
本报记者 李冰 通讯员 宁根涛 文/图
▶▶ 相关链接
卫坡村历史悠久。清顺治年间,卫氏先祖卫天禄由济源迁此兴家置业。到卫天禄的孙子辈时,卫家开始发达。洛阳知县魏襄与卫家书信往来时,误将“卫”写作“魏”,而卫氏族人当时未加更正。后来,无论官场往来还是朝廷诰封都用了“魏”字,卫坡村也称魏家坡村。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