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版:国色天香 添彩盛世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4月17日 星期

牡丹陶瓷分外香

宋代牡丹鸭戏纹梅瓶
三彩牡丹纹枕
青釉印花缠枝牡丹纹瓷碗
白釉剔花牡丹纹瓷罐
唐代三彩牡丹带盖罐

瓷器在洛阳有着悠久的历史。自隋唐起,随着牡丹在洛阳人工栽培成功,牡丹图案作为装饰语言,出现在许多器物上,寄寓了人们对生活的美丽憧憬和良好祝愿。昨日,记者走进洛阳博物馆,一窥“牡丹”芳容。

“目前,在洛阳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中,有20余件绘制有牡丹纹饰或图案,主要分布在古代石刻馆、珍宝馆及宫廷文物馆。”洛阳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胡寅说,自唐代以来,牡丹成为工艺美术品的装饰题材。宋代的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陶瓷上,广泛采用牡丹纹,装饰方法以刻画花,白地黑花为主,一般为单朵,花瓣丰满。清代、近代陈设瓷,多为百花满地装饰,在花瓶、盘、碗等器物上多见。

唐代三彩牡丹带盖罐,高30厘米。该罐系直口、平沿、短颈、圆肩、鼓腹、平底、拱形钮盖,肩周与腹部各贴三朵牡丹翻花,通体施白釉,器盖和贴花部分施黄、绿、白釉。该罐造型美观,贴花工艺精湛,为研究洛阳古代釉陶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宋代三彩牡丹纹枕,长32厘米,宽19.5厘米,高11厘米,枕面饰单瓣棕黄色牡丹花,花蕊呈绿、白色,绿色叶子环绕四周,色泽明艳。南宋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曾描述:“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想必,夜晚入睡,枕在这上,牡丹花香缭绕、沁人心脾。

“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批量生产,北宋时期进入繁荣期。”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程永建介绍。

宋代牡丹鸭戏纹梅瓶,1970年出土于宜阳县东王庄洞沟村,高42.8厘米,口径3.1厘米,底径10.5厘米。小口短颈,上腹略鼓,下腹渐收,小平底。周身施白釉,绘黑彩,肩部饰牡丹花枝,腹中部有开光,中部饰牡丹和双鸭戏水纹,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

程永建介绍,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陶瓷类型更为丰富,碗、盘、壶、罐、盒、炉、枕、砚等,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梅瓶的主题纹饰是牡丹花,枝叶缠绕其间,仪态万方,是洛阳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之一。”胡寅介绍,牡丹象征着富贵和吉祥,在民间和宫廷都很受欢迎。如传统的代表吉祥的“缠枝纹牡丹”,又名“万寿藤”,其结构连绵不断,有“生生不息”之意;有牡丹与石头或梅花组成的图案,寓意“长命富贵”;在牡丹图案周围饰月季、长春草等,象征“富贵长春”等。

本报记者 贾臻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