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洛阳·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4月22日 星期

点亮夜间旅游 让游客留下来

夜赏牡丹活动吸引画家前来写生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留住游客,已成为一个城市发展旅游的重要课题,洛阳亦是如此。近年,随着音乐喷泉、《武则天》实景演出、应天门灯光秀等项目的推出,我市夜间旅游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丰富夜间文化旅游产品,把夜间旅游打造成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从而更好地留住游客,对于正在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洛阳来说,尤为重要。

月下赏牡丹 体验别样美

19日19时30分许,尽管已经入夜,但国际牡丹园里仍有一些游人在观赏牡丹。当晚,国际牡丹园开展了一次夜赏牡丹活动,在月光和灯光的映衬下,朵朵牡丹显得格外柔美。

“我几乎每年都会和家人到公园里看牡丹,今天听说有夜赏牡丹活动就特意过来看看,没想到夜色下的牡丹也这么美。”市民李峰说。

国际牡丹园相关负责人表示,牡丹文化节期间,来洛游客习惯于白天赏花,该园尝试开展夜赏牡丹活动,在部分牡丹观赏区添置亮化设施,让游客在夜间也能观赏牡丹,这也是丰富夜间游览项目的一次尝试。

记者了解到,近年,王城公园、国家牡丹园等牡丹观赏园也曾尝试开展夜赏牡丹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吸引游客更要留住游客

“我去杭州、桂林等地旅游时发现,当地的夜生活丰富多彩,吃、住、娱各方面看点很多,让人愿意多待几天。”旅游爱好者周晓宁说,如果一个城市晚上没有吸引人的看点,很难让其留下。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洛阳旅游的名片,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节吸引了大量游客。然而,在喜人数据的背后仍有游客人均消费不高、“白天看花,晚上走人”的尴尬。游客来了却留不住,好不容易留住了却“赚头”不大,夜间旅游产品不够丰富是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之一。

“如今的旅游业已经从过去单纯的‘门票经济’,向吃、住、行、娱、购等方面延伸。如果游客能够多住一晚,给当地带来的间接旅游效益要大得多。”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溢海表示,旅游经济已不在于挣门票钱,重要的是把游客留下来,从而带动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行业的消费。

近年,省外一些旅游发达地区的夜间旅游产品纷纷涌现:杭州西湖夜游,晚上可以看戏,乘船游西湖、看商务型演出;上海的夜游黄浦江,饱览外滩灯火;桂林打造《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等。这些产品各有特色,起到了很好的留客效果,带动了旅游消费。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我市着力发展夜间旅游,从牡丹灯会、夜游龙门到音乐喷泉、隋唐大马戏、应天门灯光秀等,洛阳的夜间旅游产品逐步丰富。

丰富夜游产品 放慢游客脚步

业内人士表示,夜间旅游已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相对于白天“走马观花”式的景区打卡观光,夜间旅游的休闲性更有助于游客感知当地文化,体验当地生活方式。要想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丰富夜间旅游产品是关键。

“发展夜间旅游,首先要给夜间旅游产品注入文化元素,体现地方特色。”刘溢海表示,近年,我市打造的《洛神》《武则天》实景演出项目具有鲜明的洛阳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相关部门可借鉴《印象·刘三姐》等大型实景文化表演的成功经验,策划打造一批常年演出,高品位、高质量且能反映洛阳历史文化与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形成口碑效应,提高夜间旅游的文化含量。

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刘玉来表示,要留住游客,还要培育洛阳美食。在他看来,洛阳不缺乏特色小吃,老城区的特色小吃一条街每晚都吸引了众多游客,然而缺乏规模经营的特色美食饭店。对此,应当通过引导,尽快形成特色小吃的风味楼、规模店,增强接待能力,让游客既游得尽兴,也吃得开心。

还有业内人士建议,发展夜间旅游,还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景点夜间开放,鼓励并组织旅行社将夜间旅游项目纳入旅游线路,加大对洛阳夜间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叫响洛阳夜间旅游品牌。

本报记者 戚帅华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