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洛阳·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4月24日 星期

请君再看洛阳城
——洛阳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调查
《河南日报》记者 董林 张华君 田宜龙 孙勇

山环水润、生态宜居的洛阳城市一角 本报记者 曾宪平 摄

洛阳四月春光好,花似锦、人如潮,国色天香尽朝晖。正在举行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吸引海内外宾朋和投资者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新落成的洛阳城市规划展示馆人气爆棚,每天来此“打卡”者络绎不绝。

在二楼一块整面墙的现代化数码擦屏——“刷新洛阳”前,手指轻轻一划,瞬间打开一扇神奇的“时光之门”,拂去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沧桑,将人们带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150个小游园遍地开花、110座城市书房星罗棋布、69家博物馆“吸粉”抢镜,伊洛河水清岸绿、鱼翔鸟飞,欢歌笑语相伴,花香书香交融——环境美、人文美、生活美,美美与共,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融入城市的每个角落;

城市快速通道挽起“半小时都市圈”,中亚班列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井字+外环”立体交通网畅通群众“出行圈”——努力构筑百姓“幸福圈”,“以人民为中心”的旗帜高高飘扬;

从港珠澳大桥、“复兴号”动车组、C919大飞机等大国重器,到“嫦娥奔月”“蛟龙探海”“天宫遨游”“墨子传信”等重大前沿工程——“洛阳创新”添彩“中国智造”,用实力彰显中国速度、中国质量和中国精神;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排名升至第47位,“三产超二产”实现历史性突破,产业结构告别“工业独大”,迈向多极支撑——高质量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河南发展新增长极,开启新时代洛阳发展的新征程;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洛阳市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以争先进位的新作为、砥砺前行的新局面、豁然生动的新气象,描绘出千年古都绚丽多彩的新画卷。

“跳出洛阳看洛阳”“跳出河南看洛阳”

组团突围——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滔滔洛河,穿城而过,从夏都二里头到隋唐时期“五都荟洛”,道不尽昔日洛阳的繁华和沧桑,也让司马光有了“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千古一叹。

在涧河之西,高大茂密的法桐树下,一排排绯墙红瓦的苏式建筑,见证了一拖、洛铜、洛矿等7个“共和国长子”的成长,记载着老工业基地的使命和荣光。

千帆竞发不进则退,百舸争流略缓必输。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一度让洛阳“落”了下来:经济持续低位运行,增速甚至滑到全省倒数第二的谷底。到“十二五”末,洛阳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从“十一五”末的10.11%一路降至9.48%。

占比超过六成的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及其他材料、石油化工、能源电力等主导产业效益低下,利润率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

经济发展中“老的不活、新的不多、结构不优、动力不足”等产业软肋问题越发突出,和省外一些城市比,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追越近。

走进新时代,站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倒计时牌前,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洛阳如何奋楫争先、爬坡过坎,抢占发展的“摩天岭”?

在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自创区、自贸区等一系列战略机遇面前,洛阳靠什么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三山环绕、四水分割、脚下珍贵文物遗存遍布,在新型城镇化和新一轮产业浪潮加速推进的当口,洛阳怎样打破发展空间的瓶颈制约?

“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

理念先行,改变如影随形。进入“十三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发展体系为支撑,洛阳市谋划并确立了现代创新、现代产业等九大新发展体系和供给侧改革、脱贫攻坚的“9+2”工作布局,打好具有洛阳特色的“四张牌”,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2018年,对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跳出洛阳看洛阳”“跳出河南看洛阳”,学习借鉴徐州、襄阳等地经验,洛阳市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要求,对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党的建设高质量作出部署,完善提升“9+2”工作布局,以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的副中心和增长极。

思路决定出路,视野决定高度。“跳出洛阳看洛阳”,突破了“身在庐山”的思维模式,洛阳率先在城市发展的屏障上撕开口子、打开新空间。

“发展的资源禀赋,往往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优势劣势,关键在于你怎么看怎么干。”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说,“比如,用新发展理念看,三山环抱使城市更有韵味,四水中流让城市更有情趣;‘两手一摸河洛文化,双脚一踩秦砖汉瓦’,丰富的地下文物遗存,彰显的是洛阳深厚文化底蕴。”

避免城市病,不能再“摊大饼”。借鉴江苏的苏锡常、浙江的杭州大都市区,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雄安新区,组团发展模式成为洛阳的现实选择。

打破“一亩三分地”,下好协同共赢“一盘棋”。发挥洛阳中心城区与周边偃师、伊川等六县(市)区之间距离都不超过30公里的先天优势,洛阳市科学规划,提出了“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

“洛阳中心城区与周边六县(市)区,通过生态对接、交通连接、产业承接,着力打造古今辉映、板块互簇、山环水润的城市形态风貌,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郭建平说。

——生态对接。不再靠成片的厂房、各种建筑连成一体,而是利用生态廊道、基本农田等实现中心城区与组团县(市)区的自然隔离。

——交通连接。完善中心城区与组团县(市)区之间的快速路网,形成“五放射、六连环”的快速交通组织,构建起30分钟交通圈、经济圈、生活圈。

——产业承接。优化产业布局,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对耐火材料、铸造等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疏解转移到组团县(市)区的产业集聚区。2020年年底前退出比例超过50%,2023年年底前实现全部退出。

——践行“两山论”。在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的栾川、嵩县、洛宁、汝阳四县,着力打造南部生态涵养区,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打造洛阳绿色发展样板与生态屏障。

——以文化城。坚持走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的“文旅”融合之路,统筹推进隋唐洛阳城等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加快“博物馆之都”建设,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提供载体,为城市增添古色古香的韵味。

观念一变天地宽。“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使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生态、融合、适度、集约、高效组团发展的新洛阳城,正日益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催“老树”发“新枝”,做大新兴产业

产业突破——切换“绿色跑道”,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

产业是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骨骼,代表着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和特色。

3月31日,河南忠旺铝合金精深加工有限公司在伊川揭牌。忠旺集团投资210亿元,在洛阳打造年产100万吨的铝合金精深加工项目。

与此同时,在洛阳高新区,投资150亿元的银隆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工人正热火朝天地进行二期(纯电动商用车)联合厂房的钢结构施工。

左手牵铝业巨头忠旺集团,右手牵新能源汽车龙头银隆,洛阳在产业招大引强、“延链补链强链”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立足优势、结合实际、瞄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洛阳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五大主导产业、六大新兴产业、五大特色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一场改造提升“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役轰轰烈烈地打响。

4月12日,在位于伊滨区的中信重工伊滨高端制造工业园,几台专门为洛阳地铁1号线定制的“牡丹号”盾构机正加紧生产,“洛阳地铁洛阳造”迈出第一步。而在该园区路北的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制造智能工厂,经过智能化改造,公司已实现“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消防等特种机器人生产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依靠主导产业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机器人开疆拓土,中信重工成为洛阳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围绕高质量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洛阳市积极推进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大数据、军民融合、轨道交通等六大产业园建设,并选取一拖、中航光电等15家优势企业,实施提质倍增计划,着力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百亿级企业,带动洛阳这一老工业基地进行深刻的产业变革。

“洛阳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新老并重、双轮驱动,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洛阳市市长刘宛康说,一批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实现“老树发新枝”。

传统产业重“改”。洛阳古城机械有限公司通过绿色化改造,废渣、废铁、废气、废水产生量分别降低20%、30%、15%和20%,每年节省能源成本500万元以上。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企业三期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设备效率比行业平均水平提高了25%,而能耗下降了30%,核心竞争力更强了。

新兴产业重“育”。洛阳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做大做强文化旅游、物流、金融、电商、“互联网+”、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在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内,“芸豆会计”智能做账系统上线不到两年,已为近50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每天新增近千家用户。目前,洛阳大数据产业园集聚关联企业1000余家,大数据产业爆发增长成为洛阳新兴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

投资30亿元的格力中央空调项目正进入施工尾声,投资50亿元格力冰箱和晶弘洗衣机项目又开工建设;洛阳石化改变过去有油无化、多油少化的产业结构,谋划百万吨大乙烯项目,向产业链高端进军……

洛阳“围绕理念落地构建体系、围绕体系推进谋划专项、围绕专项实施抓好项目”,实施“97172”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调优、调高、调强、调绿产业结构,让重大项目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数据显示:2018年,洛阳生产总值4640.8亿元,同比增长7.9%,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1.5%,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而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10.47%,降幅大于全省平均2.5个百分点。

更为可喜的是,“新兴超传统”格局形成。去年,洛阳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1.7%和23.9%。

“通过‘565’现代产业体系构建,2017年洛阳实现了‘三产超二产’,告别了长达半个世纪‘工业独大’的局面。现代服务业与工业交换领跑位置,共同成为拉动洛阳高质量发展的‘动车组’。”洛阳市工信局局长赵站伟说。

唤醒“沉睡”的科研成果,化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

创新驱动——让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实现梦想

GPS天线、鲨式呼吸信号灯、无人驾驶……4月8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一辆外形科幻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成了“网红”,引来与会客商纷纷围观,几位外国客商还掏出手机与这台拖拉机合影。

这台“超级拖拉机1号”,也是国内首台纯电动无人驾驶拖拉机,去年10月在洛阳下线。而它的研发团队可谓实力雄厚:河南省智能农机创新中心牵头,一拖、中科院计算所、清华高端装备洛阳基地等通过“关键技术攻关、核心器件研制、重大装备集成”等联合打造而成。 (下转05版)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