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劲吹,春深景靓,在希望的田野上,处处展现着蓬勃发展的新动能。走进西工区红山街道办事处,道路改造、“厕所革命”、植树绿化、村庄美化……一幅幅建设美丽家园的场景映入眼帘。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广袤农村迎来历史性的重大机遇。西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编制《西工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使规划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红山街道办以党建为引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进工作:以创建田园综合体、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基地为目标,以产业融合发展为手段,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为乡村全面振兴添加磅礴动能,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斑斓画卷正徐徐展开。
1 “红色引擎” 基层“活”起来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充分体现了解决好“三农”问题这一“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分量。
近年,红山街道办坚持以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将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结合起来,以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作风引领及制度引领,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红山街道办开展“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活动,积极推行无职党员“一编三定”工作,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对预备党员实行“帮带式”教育管理,使党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环境治理等工作,形成“人人为社区着想,人人为社区奉献”的氛围,助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为有效增强党性教育在党建工作中的穿透力和感染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后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建设420平方米的新时代党员教育实践基地,切实把支部建设成为党员政治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党性锤炼的熔炉;同时,还在每年重阳节开展“好公婆、好媳妇”“身边好人”评选等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育家风,夯实党建根基。
在樱桃沟村,扎实的干群关系则是该村党支部的党员代表们用脚一步步走出来的。樱桃沟村部分自然村问题较多,该村党支部书记王道生一上任,就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践行党员责任,以实际行动带领党员代表及广大群众一起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建设美丽家园。
2 产业兴旺 腰包“鼓”起来
农业强,才能农民富、农村美。把产业做大了,效益提高了,乡村振兴就有了经济基础。
红山樱桃沟地处红山街道办辖区西北部,距洛阳市区8公里。景区内南、北、西三道沟自然形成,沟壑纵横,清溪曲绕,曲折绵延10余公里,享有“洛阳后花园”的美誉。
如今,樱桃沟生态旅游基地已开工建设,沟底2.1公里主干道完成地基铺设,种植桂花、水杉等观赏树木3万余棵,项目区内一期房屋建筑已完成地基处理,拟建设成集有机蔬菜种植、科普观光、现场采摘、四季花海、千亩农耕文化体验、军事化训练拓展基地、民俗民居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有机生态休闲基地。
突出“农业采摘”特色,推进乡村旅游、全域旅游。近年,红山街道办围绕资源做文章,重点打造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名片。当地近期举办的“红山樱桃花海节”“中国洛阳红山樱桃文化节”等特色生态旅游节会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得到了诸多主流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这不但提升了红山西部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西工区发展生态旅游和沟域经济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红山街道办以农产品特色化为主导,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流转土地2200余亩,标准化种植优质中晚熟品种樱桃、草莓、葡萄等,发展了7个特色农业采摘园、6个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香菇深加工生产线,发展香菇大棚36个,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增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满足游客需求。樱桃沟村村干部从今年农历正月初六开始,便实地考察、请专家设计、联系施工队,为景区新建了两个停车场,让游客进得来、停得下、玩得好;同时,为让游客在樱桃沟里能够玩得开心、吃得舒心,还聘请专业厨师,每周到村里对经营农家乐饭店的村民进行培训,不但增添了菜品的种类,而且使菜品的味道更加鲜美。
如今,走进红山西部,华南虎繁育基地项目、丝路古道博物苑项目、王村沟艺术农庄项目、王村沟百草园现代休闲农业亲子庄园、河南森林娃拓展训练基地、蔡家坑休闲广场、上寨开心农场等项目设计蓝图已经出炉,为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3 生态宜居 乡村“美”起来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红山街道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打造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美丽乡村。
走进红山街道办柿园社区,热闹的社区广场比那关不住的满园春色更让人欢喜,人们精神抖擞,或伴着音乐节拍跳着广场舞,或带着儿孙嬉戏玩耍,或三五结伴从广场逛到社区小游园的亭子里拉家常——怎一个祥和了得!社区内一株八百多年的古柏树既为社区添了一份绿,也为居民留住了“念想”,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白湾社区,逐街道进行旱厕改造、道路硬化、环境美化的各项举措,正在让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悄然发生着改变。
近年,红山街道办坚持以人为本,以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和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为目标,着力改善民生,办好民生实事,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让发展成果惠泽群众,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环境质量和农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让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今年2月,红山街道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双月攻坚行动,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资源、强化举措,逐步提高村庄绿化率,实现农家庭院、房前屋后干净有序,物品摆放整齐,居民卫生文明意识普遍得到提升。
红山街道办配合做好金水大道、瀍涧大道、西环路等道路建设,完善西部生态旅游路网;按照“四好农村路”要求,做到建养结合,实施乡村道路改造升级工程3.5公里;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建成水冲式公厕4座、旅游公厕2座,并在辖区内选择20座旱厕进行集中改造;做好辖区美化、亮化、绿化工程,为徐坑村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对沿河周边60亩土地进行复耕,种植绿化花木2000余棵。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红山街道办结合辖区生活垃圾收运现状及群众实际需求,不断完善辖区内垃圾收运设施,新增垃圾收集设施67个;启动王村沟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提升周边生产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全面排查清理乡间各类垃圾,清除村内道路堆放的废弃建筑材料及主要道路两侧的杂草、杂物和拆除道路两侧违章建筑共5000余立方米,真正实现了乡间道路的畅通、干净。
农村有产业,村落有颜值,农民心头洋溢着暖暖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一幅产兴、村美、民富的美好图景在红山街道办辖区乡野间描绘,在田埂上“拔节”,展现出一片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美丽景象。
娇龙 杨飞 红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