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版:书 香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5月10日 星期
品读杂笔
诗意人生与不羁情怀
——评散文集《蒲公英的种子》
《蒲公英的种子》
★作 者 俞 胜
★出版社 世界图书
出版公司

不久前,俞胜的散文集《蒲公英的种子》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这部散文集汇集了作家近20年来创作的篇章,正如苏轼所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蒲公英的种子》不仅记录了俞胜人生旅程中的20载,更见证了如他一般青年一代生活时代的投影。

就创作而言,有的作家擅长写“小”,有的作家擅长写“大”,而这里所说的“小”和“大”,并不是指格局的大小,而是落笔和着眼点的“大”与“小”。就俞胜的散文创作来说,多篇写“小”——以小见大,在《秋是一点一点来的》一文中,作者感慨“若是有一天你感叹,这么大岁数了,自己这辈子怕是要一事无成了,你要为年轻时的碌碌无为和虚度年华而羞愧呢”。从中不难发现,作者是个有着敏锐洞察力和文字亲和力的创作者,正是他的这种细腻和从微小处着眼,让其能够轻松发现庸常生活中那些时常被人们忽视的细节与点滴,作家正是从这些不起眼的人、事或者物上,生发出人生哲学,耐人寻味。

纵览俞胜的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其多篇散文的行文中间充满了温热的人性美好:在《蒲公英的种子》一文中,作家巧用蒲公英的生命特性来借喻人们在“野蛮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离情别怨与人生有时的无可奈何。可以说,俞胜以其个人化的文学方式,记录了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及精神面貌,也给读者提供了一次思考人生、反观生活、认识世界的契机。而在创作上,俞胜不喜欢那种逃避时代、无病呻吟式的写作或矫情,可以说他的文字在记录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下这个纷繁庞杂的社会与时代。

俞胜的散文语言具有一种独特的诗意美,他灵活化用各类古诗词,几乎每篇散文中都有几句应景而生的诗词,在《故乡的柳》一文的结尾处,“此夜,我又‘曲中闻折柳’了,想起故乡的柳,想起柳边的姐姐来……”经过这番“化用”,使看起来比较普通的文字多了几分意境,使得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游子之思越发醇厚、越发浓郁。

整部散文集汇集了作者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人生思考:思考历史、思考人生、思考未来,也正是有了这种人生况味的诸般思考,使得作家面对生活时,不免有一种处变不惊的从容和优雅。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张凡 宋园园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