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百货大楼是乡下人进城的必往之处,特别是孩子们,说进城去上百货大楼,可是件高兴的事儿,那里不但有各种花花绿绿的糖果,还有成排的各色布匹可以做新衣服。不过,这一切对于乡下孩子都是眼巴巴的奢望,进去饱饱眼福就已经够回家吹一通的了。特别是每层楼中央有个结账处,这地方让人仰着脸一瞅就是半天,真是个妙不可言的地方。
那时,百货楼的楼层结构没有今天曲里拐弯这么复杂,看起来偌大的场地,周围一圈是商品摆放,中间有不大的圆形封闭处,外观丝毫不起眼,也没有任何商品展示。但你选好要买的东西,售货员提笔给你填好单子。这时,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营业员接住你交来的货款,连同他开好的票据仰脸伸手举向头顶,上面一根铁丝串吊着我们通常用的铁夹子,把钱和票夹稳妥,胳膊用力往前猛地推送,夹子携着票款“哧溜溜”顺着拉得笔直的铁丝就飞走了。
你慌忙用眼神追寻着飞速远去的钱票,那根铁丝直通场地中央圆形小围挡地方。“咔嗒!”惯性狂奔的铁夹子在尽头戛然而止。然后,木制围挡里伸出两只带着罩袖的胳膊,两手麻利地取下票款,里边依稀传出“噼里啪啦”的算盘珠子拨动声。少顷,小围挡里复现那胳膊和手,把票款夹妥当,又是一个用力猛然推送,铁夹子晃晃荡荡提溜着票款就复奔而来。这边等待的售货员取下票款,若有找零即付购物方。否则,把小票往柜台内归类存放,买卖双方无异议本单交易万事大吉。
很多百货大楼都实行这样的商品结算布局。圆形深红油漆木制屏风状遮挡,几位看不见的隐秘人在这样的卖场中央,以它为中心的屋顶上方无数根铁丝像雨伞的大骨架,连通着四面八方各柜顶。壮观的是买卖繁忙的日子,一张张票据、一笔笔款项、一阵阵呼啸,从各个方向各个区域空中频繁来往,看似一片乱单迷人眼,其实各循其道、九九归一。铁丝与铁夹亲密的轻微摩擦声动听入耳,商品买卖递来接往鼎沸喧嚣有条不紊。
无论抵达百货大楼的哪一层,买卖皆如此这般由飞丝传金完成,呼啦啦的场景不失为一大奇观。这与今天商场的单独收款处毫无二致,货款分离的管理模式防止了一人包揽可能导致的隐形风险,多次复核又增加了结算的准确性,当时不失为较先进的运营方式。
身无分文的孩子们进城去百货大楼不为别的,除了体验上楼梯那种由衷的自得感,还有那逐层奔去跃来的飞金乱渡,似繁花迷人眼的空中奇观也吸引着他们。
飞丝传金是一个时代公众场合的一道奇妙风景,虽时过境迁早被人们置于记忆尘封的角落,但提起它,那个年代的那些人,无不抚今追昔,唏嘘韶华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