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洛阳·县区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6月28日 星期

做攻坚尖兵 当发展头雁
嵩县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发展特色产业
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宋王坪村群众采集大棚培育的红薯种苗准备出售(资料图片)

脱贫攻坚,尽锐出战。当前,精准扶贫正处在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在脱贫摘帽的总攻期,在砥砺奋进的征程中,嵩县300多名村党支部书记,心系群众、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以真心为民的炽热情怀、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在党建的引领下,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发展产业,谱写了一曲曲脱贫致富的时代赞歌。

01 电商扶贫铺就致富路

——车村镇水磨村党支部书记贾金贵

仲夏六月,花草竞艳。在水磨村商贸一条街上,30多名群众正在分拣、包装从山上采摘的槲叶,一辆辆快递车从这里出发,拉着槲叶运出大山……

“端午节前后,仅包粽子用的槲叶就发出了一万多箱,收入十几万元。”看着远去的车辆,贾金贵情不自禁地笑了。

2004年,贾金贵当选水磨村村委会主任,自2011年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上任以来,如何带领群众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一直都是他心心念念的事。

水磨村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山上常年生长桔梗、天麻、葛根等各种中药材,还盛产核桃、板栗等土特产。“无奈的是,穷乡僻壤,再好的产品没有销路,大多都坏在了家里。”提起曾经的困惑,贾金贵一脸无奈。

为了找寻出路,贾金贵一次次地对外求助,凡是在外经商的亲戚、同学、朋友,他一个都不放过。最终在一位朋友的指引下,他了解了电商。

在村里年轻人的帮助下,48岁的贾金贵,从对电脑一知半解开始,详细了解了电商有关知识。最终,他认准了电商就是解决山货卖不出去问题的好办法。

为了挖掘电商人才,贾金贵还“三顾茅庐”,将在外地打工的本村电商能人崔跃恢请回村里,带领群众搞电商。

在村“两委”的全力支持下,崔跃恢成立春辉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将村里的土特产和中药材,利用网络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公司解决了村里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带富了周边50余户贫困户。

如今,水磨村先后开设电子商务店铺40个,2018年实现营业额260万元,创收80余万元。2017年水磨村实现脱贫摘帽。

02 食用菌托起群众小康梦

——白河镇油路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延俊

雨过天晴,群山怀抱中的嵩县白河镇碧空如洗,满目苍翠,空气中处处弥漫着怡人的清香。张会灵走进自家的香菇棚,看着一簇簇长势良好的香菇,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张会灵是白河镇油路沟村人,丈夫几年前患肝癌去世,欠下十几万元外债,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生活困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去年村里帮助我贷款3万元,种植食用菌6000袋,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今年,我要把种植规模增加到8000袋。”张会灵说这一切都要感谢张书记,是村里的好政策让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张会灵口中的张书记,是白河镇油路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延俊。“我们村位于伏牛山深山区,土地贫瘠,属贫困村。但这里日照充足,自然条件适宜香菇生长,且与“香菇基地”西峡县相邻,香菇加工、销售配套齐全。”张延俊深知,油路沟村脱贫就靠一条路,那就是做大、做强香菇产业。

油路沟村虽有种植香菇的传统,但属于小打小闹,产量小、销售难,大多数群众受思想观念限制,再加上缺少资金,发展意愿不强。

为了统一群众思想,张延俊带领村“两委”挨家挨户做工作,白河镇党委大力支持,协调帮扶单位提供资金扶持,村里也自筹资金9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奖补,凡是种植香菇投资超过6000元的贫困户,每户补贴3000元。最终,油路沟村发展食用菌种植的局面逐渐被打开。

经过两年的发展,如今,油路沟村共发展袋料香菇150万袋,参与群众132户542人,实现人均增收11900元。2018年年底该村实现整村脱贫。

03 香椿成为村民摇钱树

——大章镇水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昆峰

昔日,香椿对于大章镇水沟村的群众来说,那是一文不值的“臭椿”,无人问津;如今,香椿树是大章镇水沟村群众的“摇钱树”,帮全村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这一切的改变,缘于一个人,他就是水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昆峰。

水沟村位于大章镇东北部,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1户236人。村里没有主导产业,属贫困村。

2006年,张昆峰担任水沟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两委”研究产业发展,最终确定了发展香椿种植产业的目标。

“香椿、香椿,我们从小见的都是臭椿,香椿你见过几棵?这也能成产业?”发展之初,面对群众的不认可,张昆峰没有退缩。他想尽一切办法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先后组织村“两委”干部、村民组长和年轻党员到香椿产业大市山西省永济市考察学习,并且聘请当地的种植大户祁会敏到村里担任技术顾问。

为了消除群众顾虑,张昆峰本人拿出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组织村“两委”干部全体上阵,将香椿树苗栽植起来。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里成立大章镇绿叶种植农民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动贫困户入股经营,给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目前,全村红油香椿种植面积达到600亩,年产1万公斤左右,带动48户贫困户稳定脱贫。2018年水沟村实现脱贫摘帽。

04 红薯挑起脱贫大梁

——九皋镇宋王坪村党支部书记桑俊峰

驻足泥泞的田间,望着眼前一片绿油油、长势喜人的红薯秧苗,看着一拨拨前来购买种苗的客商,桑俊峰一脸喜悦。

“以前,红薯是顿顿当口粮吃得胃直酸的‘土疙瘩’,如今红薯可是群众口中的‘香饽饽’。”桑俊峰说,去年以来,村里流转25亩地,建了20个红薯大棚,培育的新品红薯苗不仅满足本村需求,附近乡镇、附近县的客商也来大批量购买。今年,已卖出1000多万棵种苗,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

宋王坪村有祖祖辈辈种植红薯的习惯,但因产量不高,产值一直提不上去,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属贫困村。

2012年,桑俊峰当选为九皋镇宋王坪村党支部书记,2018年他又高票连任。上任以来,他带领村“两委”,找准党建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确定了“以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

为发展红薯产业,他带领村“两委”外出找经验,个人贷款80万元,并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体筹集资金,成立民达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

在帮扶单位县委组织部的牵线下,去年9月,村“两委”与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农科院、洛阳农科院合作,引进商薯19等脱毒红薯原种,种植试验田30余亩,科学种植规模化管理。

“以前,群众种植红薯是随便在集市上买来种苗栽植;现在,村里统一培育的新品种脱毒红薯苗,经过合理密植后,一亩地产量可提高1000多公斤。”桑俊峰说,村里还建有500余平方米的智能连栋温室、小型红薯窑等,方便红薯储存,拉长销售链条,一亩地可增收10倍左右。

如今,宋王坪村已成功脱贫摘帽,小小红薯正挑起脱贫大梁,助力群众走向致富路。 (黄盈盈 吕小伟)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