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洛阳·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7月23日 星期
离开舒适的都市生活,杨献伟、姚红霞夫妇带着独子回村建设扶贫车间
一家子的扶贫事业 两代人的乡土情怀

杨献伟和姚红霞夫妇在检查衣服质量

“嚓嚓嚓……”盛夏,在孟津县常袋镇英古村一间扶贫车间内,伴随着数十台缝纫机此起彼伏的运作声,一件件高档服装依次下线。它们的目的地,是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市场。

在繁忙的生产一线,38岁的贫困户刘娟娟动作娴熟、干劲十足。

“这儿冬有暖夏有凉,杨总一家对待我们贫困户真的像对自家人。干得好了,一月能拿3000块,比在城里打工还强!”从这位即将脱贫的贫困户口中,记者听到的是希望,是冲劲,以及一个全家回乡创业富乡亲的好故事。

成行成列的缝纫机机位中,扶贫车间投资人——杨献伟和姚红霞夫妇穿梭其中,仔细检查每一个纽扣、每一条线缝。

从市区回村之前,打拼了大半辈子的杨献伟事业小成,食药品包装生意做得小有名气。

“虽说生意做得不错,可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自己富了,是时候回家给乡亲做点什么了!”杨献伟说,2015年,他把蒸蒸日上的生意托付给弟弟,听从内心召唤,和妻子一起回乡创业。

路面坑坑洼洼,下起雨来走路拖泥带水——夫妇二人刚回村时,出村的村路让他们皱起了眉。

杨献伟犹记得,一次,一位村民突发中风,救护车陷在泥泞村路上无法前行。村民们使尽招数才使救护车脱困,险些误了大事。

“村民要致富,生活要改善,没有条像样的路怎么行。”村路的事,成了杨献伟心中挥之不去的痛,让他好长时间心里不是滋味。

那一年,他经过深思熟虑,不等上级补贴资金下来,先从多年积蓄中拿出30多万元,让压路机、施工队进了场。“虽然有很多付出和辛苦,但是看着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下雨天乡亲们不再蹚水,车辆进出畅通无阻,这些付出不算什么。”杨献伟语气坚定。

实现了村路“户户通”,生产生活方便了许多,乡亲们交口称赞,也让夫妇二人有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利用自身在外贸方面的人际关系,实现“人在村里就业,货搭轮船出海”。

“别看现在很繁忙,这里原来是个废弃小学,房屋摇摇欲坠,墙缝拇指宽。”在崭新的扶贫车间里,姚红霞不禁感慨。去年,他们将危房推倒,投资400多万元建起了洛阳鼎邦服装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结束了村子没有产业项目的历史。

除了“砸钱”,让村民没有想到的是,两口子把28岁的宝贝独生子杨笛也拉回了村。

去年,杨笛从我市一家知名国企辞职,随父母回到村里搞扶贫车间。“我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有满意的工作。对于回乡创业,我也曾犹豫过,最后还是下了决心。父母从小教育我不能忘本,这里是老家,也是我的根。”杨笛坦言。

回乡创业,意味着选择了吃苦,选择了艰辛。

今年春节期间,当一批2000多元的外贸订单完成时,距离交付日只剩不到一天。哪怕是走最快的物流,也无法将这批货按时送达。

为了维护“言出必行”的信誉,杨笛深夜购票搭乘动车赶往上海浦东。到达港口时,已是夜晚10点40分,客户看到拎着大包的杨笛,向他竖起大拇指,连说两个“没想到”:“真没想到你们做生意这么讲诚信,没想到为了扶贫你们这么拼!”

回村之初,杨笛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给父母打打下手。”一年沉淀,让他有了更高的目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定要让家乡因我的努力而改变!”

从刚开始服装品质不稳定,到现在每个月产值稳定在30万元左右,如今的扶贫车间已实现约百名村民家门口就业,杨献伟一家三口的扶贫事业终于踏上“快车道”。

“我是退伍军人,又是共产党员,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把力量献给群众。”说起回乡创业的初心和情怀,杨献伟语气坚定。

华灯初放,通亮的街道上,英古村放工的乡亲们有说有笑,走在回家路上。这条路,通向幸福,通向小康……

本报首席记者 张锐鑫 实习生 史青青 通讯员 郑战波 赵永刚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