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版:洛 浦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7月30日 星期

你好,我的中国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70年峥嵘岁月,每一个历史瞬间,都凝聚着国人的共同记忆。我们聚焦平凡而伟大的老百姓,从“小我”的真实感受出发,展现时代的发展和巨变。站在新时代希望的田野上,沐浴着改革发展的春风,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加努力地建设美好的生活!

——编者

 

人物素描

百岁老人的春天

□段延青

“婆,笑一笑!”

姹紫嫣红的牡丹,白得纯净的银发,娇羞的面容,百岁外婆站在花丛中,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被定格在我的相机里。

这是今年洛阳牡丹文化节时的一幕。年年岁岁牡丹开,岁岁年年看牡丹。每年牡丹花开时,我们都会接外婆来洛阳看牡丹,让她享受花开富贵的好时光。

外婆,1918年8月1日出生,居住在偃师乡下。她经历过日军入侵时的战乱,经历过新中国成立时的喜悦,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时的饥饿,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她常说,现在的日子如春天般幸福、温暖。

年轻的我没有经历过那些苦难岁月,只是常听外念叨她的故事。

外婆说,她经历的最担惊受怕的日子是日本人打到缑(gōu)氏时,她带着我年幼的母亲躲到村子东沟的一个窑洞里,听到路上马队经过时马蹄的踏踏声,害怕我母亲发出哭闹声,就捂住我母亲的嘴巴,结果差点儿把我母亲捂得背过气去。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外婆心里充满了欢喜。国家安定了,她憧憬着未来的美好日子。

外婆说最难熬的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那时候全家都吃不饱。“哪像现在,想吃啥有啥,有滋有味的!”外婆说。

外婆最开心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种庄稼、收获庄稼是牛耕马拉,人们手提肩扛。一到三夏大忙的时候,大家起早贪黑,又忙又累。现在已经机械化了,收割机在田地里跑几圈,大家只需拿袋子把干净的麦粒一装,拉回家去,再也不用头顶着毒辣辣的日头在地里忙活。生活上,人们吃饱穿好,家家户户过去住的土坯瓦房也都被改造成混砖到顶、瓷砖铺地、墙砖镶嵌的漂亮新房,家具家电一应俱全。

住在城里的我们也把改革开放的好处传递给生活在乡村的外婆。母亲带着外婆游北京、逛南京,舅舅给外婆盖的新房落成之后,我给外婆买了台空调装上,让外婆享受冬暖夏凉。外婆95岁那年,我又给她买了老年手机,小小的手机让亲人们声相传、情相牵、心相连。

现在有了私家车,再不用像过去步行或者挤一天两趟的城乡公交车去看外婆了。我们开车去看望外婆,去时总给她留些钱,但外婆说政府每月给她发的有老龄补贴,够花的。

外婆百岁生日时,我们都回乡村给她贺寿,村干部们也送去了贺礼。在寿宴上,外婆竟然给大家说起老长的顺口溜:“一根拐棍一根一,翻身不忘毛主席;两根拐棍两根两,永远不忘共产党;三根拐棍三根三,又有吃来又有穿……七根拐棍七根七,坐着小车打手机;八根拐棍八根八,政策下来把钱发;九根拐棍九根九,坐上火车到汉口;十根拐棍十根十,看老年过得值不值?”

不识字又耳朵稍聋多年的外婆说得如此顺溜,她从哪里听来的段子呢?大家先是面面相觑,紧接着异口同声道:“值!真值!”

看着外婆快乐的笑容如花儿般绽放,我们真切感受到经历了百年人生的外婆,生活在新中国,生活在快速发展的当下,她收获了最大的幸福感。

 

故园漫忆

老村焕发生机

□庄学

老家在伊河畔,40多年前,人口少,有学生曾写作文,开头便有惊人之句:小小前王(千王),人口不满千……

伊河蜿蜒东行,到了偃师高崖一带,被南岸的高坡阻碍,北岸便有了出大片的滩地。滩地上生长了大片的白杨树,呼啦啦地,拍着手,欢呼着,迎接日出日落。高大的堤坝,护卫着夹河滩内绿岛似的村庄。环绕着小村庄的是平坦如砥的庄稼地,村内有几条小街和世世代代辛勤劳作的王氏家族,这就是前王村。

前王村的70年,也是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

原来水患频仍,但是随着陆浑水库等的修建,水患百年一遇,人们就追求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每一次回到前王村,就见有新房拔地而起,两层或者三层。侄子指着这些新修的住宅,说谁谁家的,花了几十万。这些住宅的外装修,告别了粗粝的土坯墙和红砖墙,用了各种面砖装饰。内部,有人设计了城市三套间或者四套间的布局,很是令人惊讶。甚至有人家的小院落,用栅栏替代了高墙,更是让人感觉到了村民眼光的变化。

如今村里的年轻人,不再在那几分地上打转转,而是各显其能,办起了各类企业,触角伸向了偃师城、洛阳城、郑州城、北京城。在本家的庭院里,他们办起了30多家针织家庭作坊,设备是带电脑编程的,针织花样也是自己学着设计的。这些,是他们追求新生活的底气。

有一天,村里的老人们突然发现,前王村与外部世界连接得更为紧密了。村子东北面新扩建的207国道,巨龙一样贯穿南北,跨越伊河、洛河;南北则各有一条东西向的快速通道,使洛阳城近在咫尺。行路,不再怕坎坷,不再怕泥淖,比过去的“水泥路”便当了许多。不经意间,村子里面的小车多了起来,尤其是过年过节时,在村委大院里停放的小轿车都磨不开身子。

如今的村民,追求的不再仅仅是吃饱,他们追求更好的生活。有热心人琢磨起了“盛世修谱”的大事来,历经辛劳,把王氏家谱修好了,还要修建文化大院;文化大院落成了,戏台子也搭成了,临近了春节,村民又想起了要办乡村春晚。

我每天在“村群”里潜水,关注着乡村春晚的进程。终于,村里的“土记者”用了现场直播的形式,图、文、视频并茂,展示了乡村春晚的全过程。现场,还发了3次祝福红包,欢庆和热闹溢出手机。看着认识的不认识的父老乡亲载歌载舞,我不由地感叹:前王村变了!变得活泼上进,变得自信十足。

伊河畔的小村庄,熟识的人逐渐老去,许多不熟识的人一茬茬地成长起来,不变的是文化大院里保存下来的“祖碑”,数百年了吧,有人常常去抚摸、观看。这是王氏家族从山西迁徙到洛阳的脚印。有根便有传承,这片绿色的土地焕发生机,生长着变化和希望。

 

那年那月

淡出的煤油灯

□陈晓辉

夜晚,漫步在亮如白昼的路灯下,一段与黑有关的童年记忆蓦然清晰起来。

照明在我的人生记忆里经历了“二部曲”:油灯和电灯。照明的发展变迁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1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繁荣景象。

小时候,家家户户是用煤油灯照明的。经济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煤油灯是从商店买来的,盛油的瓶子两头细,中间粗,极像猪八戒腆着大肚子。灯芯点燃后,用玻璃罩上,即使刮风,也不用担心被吹灭。而大多数家庭的煤油灯可没有那么高档,需自己动手制作:用废旧的墨水瓶盛煤油,再把铁皮或牙膏皮卷成筒状,内穿白线做灯芯,简易的煤油灯就做好了。自己制作的灯,油烟大且怕风。因而,能拥有一盏带玻璃罩的高级灯,是每个家庭最迫切实现的梦想。

我读小学后,因为要上早自习,每个同学或自己动手,或由家长帮忙,都会有一盏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几十盏灯同时点燃,盏盏冒着浓烈的黑烟,一节课下来,每个同学的鼻孔都变成了“烟灰缸”。

那时,即便是用煤油灯照明,煤油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节油,很多家庭晚饭吃得很早,天黑也很少串门,早早上床睡觉。

有天晚上,母亲在煤油灯下为我们缝补衣服,我和哥哥借着灯光玩捉迷藏。一不留神,我把刚刚加满油的灯撞翻了。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可是闯了大祸的。因为心疼那些油,母亲难受得一夜没合眼。那些日子虽艰苦但也其乐融融。我们在昏暗的油灯光下做作业,母亲在旁边做针线活的场景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有一天,传来一个让全村人十分振奋的好消息,要通电了。人们喜气洋洋地相互议论着,就像要过大年。不久,我们就发现从村头开始埋电线杆。于是,我们每天一放学,就跑去看电工师傅架电线,巴望着早日用上电灯。

终于等到为我们家安装电灯。一大早,父亲就把两位电工师傅请到了家,又是递烟,又是端茶,像是招待尊贵的客人。不到半晌的工夫,几个房间的灯都安装完毕。待到天黑,我迫不及待地一拉堂屋的开关,灯泡立刻发出耀眼的光芒。

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伴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人们的生活也步入了色彩斑斓的新时代。从白炽灯到富丽堂皇的装饰灯,从黑白电视机到数字化大彩电,且现代化网络也早已悄悄走进每个家庭,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神采奕奕。

告别了煤油灯,迎来了电灯,电灯为人们照亮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是一条追逐幸福与梦想的康庄大道。

 

记忆深处

布里布外话变化

□张玉贞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的我,每天都在嘤嘤嗡嗡的纺车声中醒来,又在嘤嘤嗡嗡的纺车声中睡去。母亲手中的棉捻,在岁月的时光中上上下下,那姿势如同跳舞。

线穗在母亲那结满老茧的手中,经过浆、经、络走上了织布机,又在母亲哐哐当当的织布声中变成柔柔软软的棉布,最后又在缝纫机的嗒嗒声中变成衣服穿在我的身上。一段时间,这些衣服是我们的骄傲。

慢慢地化纤布料在社会上流行开了。当时留传着一句顺口溜:“帆拉丁,的确良,尼龙袜子拽多长。”但是我还是穿着土布衣服。我们兄妹多,家里经济困难,“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优良传统,在我们家被发扬光大。好衣服总是让大孩子穿,我只能穿姐姐穿小的衣服,有的还打着补丁,颜色褪了,就用颜料在锅里煮一煮。这让我有点愤愤不平。

终于有一天,我有了一件新上衣,是部队的哥哥探家捎回来的。我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跑去和伙伴们炫耀,感觉鸡毛都飞到了天上。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人们的穿着越来越讲究,什么样的衣服都能买到。我结婚时,嫁妆就有八条棉被,赤、橙、黄、粉、绿、蓝、靛、紫八个颜色的被子,高高地被拴在车顶上。母亲说,这棉被足足能让我盖一辈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的着装风格由单一逐渐走向多元,色彩由单调趋于斑斓,而隐于背后的,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变化。

 

我乡我土

我为家乡鼓与呼

□秦玉梅

漫步街头,步入广场,登上南岭……你会发现道路宽广,高楼林立,绿树成荫,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中国成立70年,孟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眼睛所到之处,一日一景象,一天一变化,使我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

回想30多年前的县城,街道狭窄,楼房低矮,店铺稀少。今天,县城道路宽敞,高楼林立……走在大街上真是赏心悦目!

去年南岭进行了改造提升,现在是绿水绕山转,清泉石上流,曲径通幽,绿草茵茵,那里是人们放松心情、悠闲观景、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好地方!

瀍源公园,小桥流水,绿树环绕,美景如画。

休闲广场是我常去的地方。那里芳草萋萋,花儿竞放,草坪松软,凉亭乘凉,戏迷弹唱,莺歌燕舞,笑声朗朗。道路边,标语牌上道德模范事迹清晰书;雷锋屋,医务人员每晚无偿为百姓诊病送健康……

扶贫下乡,既精又准,扶贫干部送去温暖,送去精神的力量,更送去脱贫致富的办法。贫困群众深受感动,决心发愤图强,书写新篇章,踏上致富路。

从“歌舞戏曲”到“电视播报”,从《新孟津》到“孟津发布”,从《孟津文化大观》到《孟津传说故事》,从《可爱的孟津》到《孟津文史资料》……这些文化符号像一股清风,丰富了人们的知识,净化了人们的灵魂!

老年大学,班班爆满,戏曲歌舞,琴棋书画,这里是老年人的精神家园,这里是白发人学习娱乐的场所!

…………

孟津变化,天翻地覆。作为孟津人,我震撼,我骄傲,我自豪!我为孟津唱赞歌,我为巨变鼓与呼!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