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书 香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8月14日 星期
读家之言
中国当代文学借力“一带一路”走出去
□孙宜学 摆贵勤

中国当代文学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树立“中国”品牌,要依托所在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提供必要的生存资源,并以与沿线国家的相关机构友好合作为平台,共同营造利于中国文学作品传播的无形条件,推动实现中国当代文学与所在国文学作品的和谐共生。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因为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态度和温度,才逐渐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民族的内心,也因此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品牌效应。

中国当代文学能走出去,首先是基于中国当代文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文学的差异性,但更是因为本质上的一致性。优秀的文学都是相通的,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都聚焦人性的真善美,批判世间的假恶丑,挖掘人间真情的温度,并思考人类和世界的未来。

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原有的中文翻译市场的默契和平衡已被打破,能量并不守恒,这甚至导致沿线国家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生态中的生存角逐更加激烈,始终处于动态博弈与强弱转化过程中,中国文学强势明显。在此背景下,根据不同沿线国家的实际人文环境,形成风格明确的中国作家群体,绘制层次分明的中国文学图谱已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让沿线国家认清中国当代文学的真正意图,消除误会,形成合力。

中国当代文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稳妥落地的第一步,是树立自身有态度、有温度的整体形象。“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中国当代文学要精耕细作,形成口碑、传播口碑。首先优选合适的文学作品,通过负责任的译者和出版社,采取恰当的营销模式,树立中国当代文学品牌,借力“众口”以“砾”中国当代文学的“金”字招牌,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读者一想到中国当代文学,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人性的温暖与大国的担当和胸怀;一谈及中国当代文学,言语中流露的是热血沸腾,使看似遥远的文化暖润如身边的空气;一评论中国当代文学,笔触就饱蘸情感,所寻找的只是中国当代文学中隽永丰盈的情味,理性中蘸满对人性温暖的思考和诠释。

中国当代文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品牌打造和传播,可以借鉴中国影视产业的经验。在推动中国影视产业围绕“一带一路”传播而形成自己特色、构建独特的中国影视品牌战略体系过程中,中国影视产业秉持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方针,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之间相互包容、相互支撑,形成不同文化“兼容并包”的格局,同时充分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内容选择、主题互认、趣味兼顾、营销整合、利益均衡、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全面提升影视产业在经济、文化、人才等领域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动作用,为中外影视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根基。“一带一路”提供了中国当代文学与影视结合的新路径,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借力影视剧改编走到外国读者、观众面前,将中国的历史和当代呈现给世界,树立了充满人性和关爱的中国形象。

当然,“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必然也是各国文化碰撞挤压跌宕起伏的过程。只要把握好机遇,科学决策,坦诚合作,相互尊重,就有机会获得世界范围内的阐释话语权,借力“一带一路”,以关爱和共享方式,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话语权。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