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4月2日 星期

全面把握新时代洛阳的城市定位
杨延武

近日省委、省政府在洛阳召开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出台了《关于支持洛阳以开放为引领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这是新时代洛阳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是振奋人心的大事、好事和喜事。这次明确新时代洛阳的城市定位和建设目标,就是以全方位开放为引领,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形成辐射豫西北、联动晋东南、支撑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与郑州错位发展、协调联动,共同打造引领全省发展的“双引擎”。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和竞争战略的核心。城市定位主要确定城市的定性、定向、定形和定量等要素,科学鲜明的城市定位可以最有效地制订战略规划,最优化地配置市场资源,最有效地树立城市形象,最有力地提升城市竞争力。我们要认清自己的独特优势和短板,明确建设“两中心一基地一枢纽”的总体定位,准确把握“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与郑州错位发展的发展方位,牢记“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与引领全省发展的双引擎”的发展使命,加快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国际人文交往中心。

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发展是硬道理,主要经济指标是衡量城市的硬实力。2019年洛阳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约占河南省经济总量的10%,超过北部省会城市太原和南部襄阳、南阳,是中西部唯一入围全国前五十的非省会地级市,是公认的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但是,东部郑州、西部西安都是省会城市,更是新晋的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规模已远超洛阳,标兵越跑越快,差距更是越拉越大,如何建设郑洛西高质量隆起带是我市面临的重大课题。今后洛阳要突出产业特色,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突出城市特色,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突出生态特色,创建黄河保护治理示范区;突出文化特色,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突出县域特色,争创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要优化“一中心六组团”空间布局,加快行政区划调整,加快向特大城市迈进,辐射带动洛阳都市圈发展,力争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突破350万人,接待国内外旅客人数和收入占全省比重均超过20%,2025年基本建成区域经济中心。

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洛阳是全国知名的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始终是立市之本和强市之基。近年来,我市紧紧扭住创新驱动这个龙头,巩固提升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石化、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优势主导产业,“565”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成绩斐然。今后的重点任务是要突出产业特色,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高端石化产业集群、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中西部区域性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加快建设洛阳大学城、5G应用示范城市和云服务创新基地,早日建成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建设全国重要交通枢纽。洛阳这几年城市交通建设成绩喜人,老百姓交口称赞,但总体看还是补欠账补短板,实现由交通节点城市向交通枢纽城市的转变才是战略之举和紧迫任务。今后要重点争取呼南高铁豫西通道项目和地铁3、4号线列入“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全力推动洛阳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加快洛阳龙门高铁站和洛阳火车站改造提升,建设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一带一路”大型生产资料物流集散交易中心、全国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组织中心和现代商贸物流集散分拨中心,2025年全面建成十字形高铁和洛阳都市圈快速通道交通体系。

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洛阳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河洛文化是我市的亮丽名片和金字招牌,“国际人文交往中心”的新定位责无旁贷。洛阳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加强华夏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交易和展示中心,不断提升洛阳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擦亮“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城市名片,早日建成世人向往的国际人文交往中心。(作者为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