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洛阳·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7月25日 星期
洛阳大力发展沟域经济,让穷山沟变成“金银川”,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和高质量发展

沟域里 天地宽

爱和小镇韵味悠长

滚滚黄河在洛阳初出峡谷,与悠悠洛水在河洛大地交融汇聚,塑造了独特的山川格局,孕育了灿烂的河洛文明。

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洛阳这颗黄河流域的璀璨明珠迎来重塑荣光的宝贵机遇,向着副中心、增长极、都市圈、新引擎奋勇前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黄河的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审视洛阳发展,“五山四岭一分川”的沟沟坎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制约决胜全面小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近年,市委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乡村发展实际,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创造性提出“沟域经济”发展理念,统筹推动山区沟域内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蹚出了一条以山区沟域综合治理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绿色发展之路。

从豫西苹果谷的“产业革命”到手绘小镇的“文化基因”,从伊源康养谷的“生态蝶变”到黄河神仙湾的“大河风云”……如今,一批沟域经济示范带应运而生,让无人问津的穷山沟成了人人称羡的“金银川”。

1 思路一转天地宽

夏雨初霁,沿着洛河溯游而上,来到洛宁县罗岭乡爱和小镇,满目翠绿之间,大大小小、五彩斑斓的陶瓷艺术景观别具韵味。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人,陶醉于乡村的艺术殿堂,只是少有人知道它从前的名字——前河村,土窑洞、泥泞路、小平房,贫穷破败。

距此不远,以“洛出书处”为文化地标的罗岭乡洛书小镇与爱和小镇交相辉映。“相传,洛河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由此延伸,这里将依托自然山水、文化底蕴,打造河洛文化溯源之旅品牌。

放眼河洛山乡,山区和丘陵面积约占市域总面积的86%,覆盖60%的乡镇和20%的贫困人口。辩证来看,丘陵和山区具有日照时间长、水资源丰富、立体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等优势。同时,沟沟坎坎、山山水水,正是浓浓乡愁所在、文化根脉所在、良好生态所在,都是发展特色扶贫产业的独特资源禀赋。

跳出沟域看沟域,思路一转天地宽。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运用辩证思维,提出大力发展沟域经济,推进山区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落实,以一产起步打基础、二产三产添活力,真正变资源禀赋为发展动能。

这些年,我市坚持“一沟一产业、一域一特色”,接续打造了53个“沟谷文旅业、半坡林果业、山顶生态林”全景式沟域经济示范带,完成投资超百亿元,产业变革、业态融合、生态改善、群众增收齐头并进。

沟域经济的理念创新,找到了山区破局的金钥匙,是豫西乃至中原大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点睛之笔”。陶艺大师郭爱和表示,他将继续倾注精力,推动爱和小镇沟域保护与开发,让艺术之美滋养沟域,让文化之光照亮乡村,着力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2 一沟一域显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综观洛阳沟域经济发展实践,“一沟一产业,一域一特色”的发展脉络格外清晰,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植入乡村土壤,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沟域经济发展形态。

走出“靠山吃山”的老路,绿色发展是沟域经济的关键。作为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洛阳把沟域生态保护好,就是把黄河生态保护好。来到黄河神仙湾,曲曲弯弯的岸线横看一道绿墙,纵看一条绿线,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些年,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全市沟域荒山荒坡绿化率提高了19个百分点,“四河三渠”全流域生态持续改善,绿色已然成为沟域经济的亮丽底色。

产业兴旺是沟域经济的核心。近年,我市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一场深刻变革,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着力构建以沟谷文旅业、半坡林果业、坡顶生态林为基本布局的全景化立体式沟域经济带,形成了特色农业主导型、龙头景区带动型、民俗文化融合型等6大发展业态。目前,全市沟域内发展特色种植产业面积470万亩,引进培育建业、海升等一批龙头企业,休闲农业、富硒农业、康养旅游、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产业新业态风生水起。

洛阳每一寸土地都有讲不完的故事。广阔沟域正是河洛乡土文化传统的载体。在宜阳赵老屯,在嵩县德亭天池小镇,在栾川大王庙河南大学办学旧址,徜徉在历史遗存、传统村落、非遗项目之间,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淳朴的乡土风貌,更是沁人心脾的灵魂故乡。

当下,守护生态、融活业态、传承文化,一个个立体丰满的沟域经济示范带,正展现出蓬勃发展活力。

3 一子落而满盘活

“十三五”以来的近5年间,洛阳沟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沟沟坎坎的全面嬗变。越来越多名不见经传的荒山沟,发生着由表及里的深刻变化,呈现出更高颜值、更好气质。

沟域经济的蓬勃兴起,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共享发展理念。我市始终把农民群众参与受益作为出发点,持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贫困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有效联结,实现了沟域繁荣、集体增收、群众脱贫的良性互动。

比如,洛宁豫西苹果谷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形式,创新果园托管、共享共建、品牌营销等6大带贫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栾川伊源康养谷推进“三变”改革,采取五村联建模式,建设精品民宿,并对收入进行二次分配,用于基础完善、脱贫攻坚、公益事业等。目前,全市沟域内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5万元。

沟域经济为山区带来了“财气”,也集聚了旺盛的“人气”。“草莓西施”吕妙霞,带动了孟津草莓产业红红火火。艺术青年冯亚珂“无中生有”发展写生经济,让三合村彻底换了模样。

从过去到城里打工创业,到现在回乡发展,返乡创业、资本回流正蔚然成风。在此基础上,我市用好用活惠农支农政策,加速培育、壮大、激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励各类人才在广阔沟域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如今,沟域经济“一子落而全盘活”,其作用已远远超出产业范畴,渗透到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风帆正劲。我市将以此为契机,推动沟域经济提质扩面、高质量发展,以沟域综合治理开发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同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本报记者 白云飞 实习生 王龙飞 通讯员 王勇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