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版:第四篇章 洛阳有你,砥砺奋进
不负韶华争出彩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1年7月1日 星期

描绘“古今辉映 诗和远方”新画卷

“享游都市圈”非遗展演在洛举行
央视秋晚在洛录制
丽景门人流如织
铜驼暮雨文化街区开街
洛邑古城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

【数说】

全市A级旅游景区数量63家,较“十二五”末增加25家,增幅66%,省级旅游度假区6个,实现零的突破。

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1.4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 1321亿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36%、69%。

截至目前,我市拥有

国家级非遗项目9项

省级非遗项目62项

市级非遗项目240项

县级非遗项目718项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名

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7名

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5名

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77名

初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

6月28日,位于龙门大道与古城快速路交叉口东南角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项目封顶。这里将打造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新地标,让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洛阳立足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积极融入黄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精心打造一批城市精神标识和文旅核心展示区。不久的将来,大谷关客家小镇、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建成开放,将全面释放洛阳的文化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洛阳、爱上洛阳。

去年以来,从央视秋晚的惊艳亮相,到“洛阳再现唐宫灯火不夜天”话题刷屏网络,再到在九洲池、应天门实景录制的舞蹈《丽人行》实力“出圈”……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了洛阳“古今辉映”的城市气质。从原本叠压在地下的历史遗存,到如今的文旅新地标,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见证了洛阳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和实践。

放眼河洛大地,一项项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让历史活起来,一个个文化新地标成了热门打卡地,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老三篇”焕发新活力,“东方博物馆之都”、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新三篇”成为新名片,“两节一会一论坛”让河洛文化漂洋过海,牵手快手、抖音共造“网红洛阳”,“全域游”“四季歌”“夜经济”风生水起……文化与旅游从“物理组合”迈向“化学反应”,让“诗和远方”完美交融。

作为文化旅游大市,“十三五”以来,洛阳把发展文化旅游作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的应有担当,作为厚植特色优势、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纵深推进文旅融合,力推“三个转变”、强化“两个表达”,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十三五”期间,洛阳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入选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世界旅游联盟、2020年度中国夜游名城,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大幅提升。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当下,洛阳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更好担起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洛阳使命”,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不断描绘“古今辉映 诗和远方”新画卷!

本版文字 李冰 曾庆华

本版图片 鲁博 张光辉 张怡熙 常世峰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