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版:第四篇章 洛阳有你,砥砺奋进
不负韶华争出彩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1年7月1日 星期

全力建设“东方博物馆之都”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
洛阳民俗博物馆
游客在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内参观
绿松石龙形器
乳钉纹铜爵
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九洲池

【数说】

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共计102家,比“十三五”前期增加了42家,基本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门类多样的博物馆体系。

其中

国有博物馆、纪念馆49家

非国有博物馆、纪念馆53家

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98家

我市博物馆、纪念馆总数和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纪念馆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

●洛阳博物馆

国家二级博物馆、纪念馆7家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 ●千唐志斋博物馆 ●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洛阳民俗博物馆 ●洛阳匾额博物馆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

●龙门博物馆

国家三级博物馆4家

●偃师商城博物馆●新安县博物馆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统计,全市国有馆藏文物419986件(套)。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内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工地,目之所及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东方博物馆之都”洛阳的又一个“文化IP”,为推动国际间相互交流融合、强化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符号提供有力支撑。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洛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十三五”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指示精神,以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为契机,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出台了建设“东方博物馆之都”的实施意见,博物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规模和效益大幅攀升。目前,全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已达102家,其中三级以上博物馆12家,博物馆总数和三级以上博物馆数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主体多元、特色鲜明、门类多样的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叫响品牌,人们为一座博物馆来到这座城。洛阳博物馆、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成热门“打卡地”,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周公庙博物馆变身“研学大课堂”,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洛阳百年留声博物馆化身“红色文化代言人”……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一座座博物馆如同一个个“文化宝库”,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游客。

守正出新,优秀传统文化获得全新打开方式。“十三五”以来,我市不断探索创新文物保护展示模式,通过举办古都论坛等文化展览及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展现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散落在河洛大地上的博物馆连成展示中华文化特别是黄河文化的精美“项链”。

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熠熠光彩。近年,我市推动博物馆、遗址保护展示等项目活化利用,有效挖掘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通过数字化展示、打造研学课堂、开发文创产品等,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激发磅礴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向心力。

当前,我市正积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全面推进“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质量数量双提升,通过持续扩大总体规模、打造精品博物馆、加快数字化进程等,进一步彰显河洛文化魅力,不断提升洛阳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到2025年,全市博物馆总数将达到110家,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

本版文字 智慧 张路路 本版图片 曾宪平 鲁博 刘冰 张光辉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