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来到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物理系实验室,教授彭枫与他的学生正在做实验。彭枫身着白色实验服,语重心长地给学生们讲解实验结果。
记者发现,实验室的墙上挂满了学生在全国比赛中获得的荣誉。“这只能代表过去,我们的未来更精彩。”他说。
8岁时,彭枫挎着母亲亲手缝制的布包,踏进了校门。“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与同龄人相比,我多了一份成熟与稳重。”彭枫说,他初中毕业以全县第13名的成绩考进了县重点高中,高中毕业考入河南师范大学。
正当他沉浸在大学的美好生活中时,现实却给他重重一击。那是大学的第一次英语课,同学们流利标准的发音,与他带着浓浓乡音的发音形成鲜明对比,他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从此以后,他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练习英语,提前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经过不懈的努力,他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不仅如此,2006年,他顺利地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当我们回看走过的路,所有辛苦和抗挣都是财富,人生就是要不断挑战自我。”彭枫充满自信地说,这话里包含着他奋斗的艰辛,更是他的人生态度。
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2006年,彭枫到洛阳师范学院任教,先后从事普通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等课程教学工作。
“既然手握粉笔,就要对学生负责,我所能奉献的唯有我的知识。”彭枫这样描述自己的职业初心,他潜心钻研教育新理念,苦练基本功;积极订阅相关资料,开拓学术视野。同时,他还从互联网上学习别人的优秀教学经验。
“在教学上,我们要不断创新,理论结合实践。”彭枫说,作为一名教师,他深知学习不能脱离实践,挑选部分优秀大一学生走进实验室,根据学生的特点循循善诱,不断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他坚持每周一次研究生组会,同时还定期邀请本科生参与其中,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我对科学研究有着天生的狂热。”彭枫说,有了孩子后,家庭琐事接踵而来,他白天备课、上课,晚上回家照顾妻子和孩子。每当处理完琐事,坐在电脑前,徜徉在物理研究领域时,他就有满满的幸福感。
付出终会有回报。他曾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11个,获得河南省科技厅奖励6次。另外,他先后获得“洛阳市优秀教师”“洛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师”“洛阳师范学院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本报记者 贾臻 通讯员 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