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敬佑生命 救死扶伤 甘于奉献 大爱无疆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1年8月23日 星期

百年传薪火 担当践初心
——奋进中的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中华健康快车”抵达洛阳
微笑服务
核酸检测进社区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
精心手术

一个世纪,栉风沐雨中感受着峥嵘岁月;一个世纪,披肝沥胆中锤炼着坚定信念;一个世纪,筚路蓝缕中坚守着悬壶济世;一个世纪,沧桑巨变中传承着仁爱奉献——这就是十三朝古都历史上的“百年名院”——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三院)。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1915年,汴洛铁路修建,市三院的前身洛阳铁路卫生所应运而生;时光荏苒,洛阳铁路卫生所先后更名为洛阳铁路医院、洛阳铁路中心医院;2005年,整建制移交洛阳市政府管理,更名为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加挂“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牌子。

百年沧桑,岁月如歌。这所百年老院始终与时代同步,与创新相连,从未停止过探索前进的步伐。一代又一代市三院人,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守护着人们的健康。如今,该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救、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设有51个业务科室、20个职能科室,开设23个临床病区,实际开放床位700余张。市三院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也是中华健康快车白内障治疗中心、全国首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防治中心、全国百万妇女乳腺病普查定点医院。2021年,洛阳市青少年眼健康指导中心也在该院成立。

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市三院始终坚持“病人的生命、健康和满意高于一切”的办院宗旨,以精湛的技术让患者信得过,以优质的服务让百姓信得过,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党建引领 着力铸就医者仁心

近年来,市三院党委把党建引领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贯彻落实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意见,坚持思想建党、文化建院,践行“医者仁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医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扛牢党管人才的政治责任,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突出引进培育并重、思想技术双培,以党的建设带动科室建设,把特色品牌专科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重头戏,把培养政治上靠得住、业务过硬的各类人才作为医院发展的源头活水,探索建立了多元化的培训学习长效机制。

业精于勤,荒于嬉。该院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全面提升各类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水平及法治意识,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选派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分期分批前往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平均每年引进医疗医技专业技术人才50余名,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梯队建设更趋科学合理,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雁高飞头雁带。该院党建工作亮点之一就是注意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发挥其润物无声感染人、影响人、引导人的作用。多年来,该院先后选树了“全国劳动模范”张步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彭应怀、河南省“健康中原好卫士”孙建强等一大批典型人物,院党委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精神财富,组织编印了《身边的榜样》《“疫情”中的担当》系列丛书,大力弘扬大爱无疆的医者风貌和甘于奉献的担当精神。

以学促规范,以学促发展。该院通过技术比武、专业技术讲座、知识竞赛、服务情景模拟演练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围绕平日临床服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推行服务情景剧展示活动,拍摄制作了《“心友”的一天》《静脉穿刺失败之后……》《服务进万家》等多部情景剧,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引向深入。

文化育人,润物无声。该院将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到中共洛阳组、洛八办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职工摄影比赛、讲好英雄故事、知识竞赛、诵读红色经典、读书分享、党章集中学习周、重温烈士家书等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集体廉政谈话,注重家风建设,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同时,挖掘提炼了院训、核心价值观、宗旨、经营理念、发展愿景等医院精神,设计了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特点的新院徽,编印了医院文化建设系列丛书,多措并举,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树立正确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众志成城 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座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院党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第一时间吹响了疫情防控“集结号”,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响应,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短短两天时间里,400多名党员、医务人员向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积极要求到疫情防控一线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洛阳市发热患者留观定点思亲医院,需要6名儿科专业医护人员支援,不到4个小时,平均年龄20多岁、具有儿科专业技术的“六朵金花”就出发了,在21天的时间里,她们不惧危险,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影像技师赵红梅已回到甘肃天水老家筹备婚礼,听到消息后即刻取消婚礼,赶回医院,主动请缨,匆匆奔赴武汉战“疫”前线;检验医师张楠,孩子年幼,父母身体不好,当听到援疆抗疫的消息时,第一时间报了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转战天山南北,顺利完成了核酸检测任务……疫情防控期间,像这样感人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很多。

目前,针对国内个别地区出现疫情反弹的严峻形势,市三院再次高举疫情防控的旗帜,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科学组织,精心安排,拉开了疫情防控保卫战的序幕。

组建220人的核酸检测采样预备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应对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的需要;抽调志愿者在门诊、住院部等处盯控,严格落实一米线、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开展线上核酸检测预约项目,让患者少跑腿,在家里即可线上查询检测结果;改造南、北两院患者和职工通道,强化查码测温,使之更合理、更严谨;全院职工暂停休假,全员在岗,严阵以待。在做好院内疫情防控的同时,还发挥三级公立医院的优势,协助政府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做好核酸检测。截至目前,共完成院外核酸检测5万多人次。

打造品牌 助推医院发展高质量

2021年5月9日,满载着光明与希望的彩虹列车——“中华健康快车”再次驶入洛阳。从5月18日开诊至7月13日活动结束,共为我市千余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

新安县仓头镇赵沟村的王占京老人患白内障,视力快速下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由于家庭困难,一直拖着不去医院治疗。“中华健康快车”免费为他实施了复明手术,老人感激不尽,特意送上了一面锦旗,他拉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三院!”

在此之前,市三院分别于2010年、2012年两次成功承办了“中华健康快车”项目,共为我市2600多名白内障贫困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由于组织严密、措施得力、管理科学,取得巨大成功,树立了卫生系统新形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光明车”“幸福车”“爱心车”,誉满洛城。

闻名全国的“中华健康快车”这一国家级扶贫项目能够对洛阳情有独钟,三次落户市三院,主要得益于该院长期坚持的“加强专科建设,以专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战略。

20世纪90年代初,该院就加大了眼科的投入力度,促进了眼科快速发展,被当时的铁道部和洛阳市卫生局确定为重点专科。1998年成立了洛阳市首家眼科专科医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拥有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病、白内障、斜视和弱视、屈光等中心门类齐全,具有独立门诊、病房、手术室的眼科医院。每年开展手术6000多例,能治疗多种眼科疑难杂症,被原卫生部确定为“中华健康快车白内障治疗中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防治中心”,“洛阳市青少年眼健康指导中心”也落户该院。该院还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开通了洛阳市首个5G远程会诊中心,在豫西地区,“看眼病去三院”已成为众多患者的共识。

专科建设的发展,确保了医院发展的高质量。“三大中心”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已通过省级验收,使患者来院后能得到快速、有效、便捷的治疗,提高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创伤中心正按照为创伤急救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系统的监护、评估、诊疗和医疗服务的标准有序推进;外科微创手术、内科介入手术已占总手术量的90%以上;市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螺旋电极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等先进技术,已实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态化;康复医学科在脑瘫康复、小儿脑瘫、成人偏瘫、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方面,康复治疗效果颇佳,被评为“影响河南特色的品牌科室”;首个以国家“二级癫痫中心”标准创建的癫痫中心,通过了省级初审;整合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癫痫中心、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力量,组建“脑病诊疗中心”,开辟绿色通道,为脑病患者提供多学科完整、系统、综合的一站式优质医疗服务,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健康管理中心坚持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是洛阳市唯一被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会授予“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中心”的单位;数据中心建设,使一线医务人员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患者信息,及时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提高诊疗效率,保证了医院信息和患者隐私的安全……重点专科、特色专科的发展,实现了医院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

用心服务 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一个寒冷的冬日,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在老城区鑫鑫花园的一户居民家中,一位60多岁的老人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无奈:她的女儿被诊断为“脊髓空洞症”,自己每天在家护理女儿,因为家住5楼又没有电梯,怎么给女儿换药换管啊?

正在老人一筹莫展之际,听朋友介绍,得知市三院有“护士到家”服务,于是老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预约了更换胃管的服务。看着窗外的恶劣天气,老人不知道护理人员会不会上门。没想到,市三院护理人员很快就来了。她们熟练地为病人更换了胃管,并耐心地为老人讲解相关护理知识,以方便更好地照顾病人。从此以后,老人一有需要就预约市三院的“护士到家”服务,再也不用为护理发愁了。近年来,市三院推出了“护士到家”“护理创新工作室”,开设了“特色护理门诊”,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照护创新举措,收到了“1+1>2”的明显成效,成为医院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一张亮丽的名片。

实际上,“护士到家”只是市三院优质服务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市三院认真贯彻《河南省提升医疗服务十大举措》,始终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从细节入手,提升就医环境,完善服务流程,开展一系列便民服务,全方位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开展个性化护理。各护理单元结合专科特点,实行“一科一品”护理新举措,打破原来的“大一统”护理模式,实行个性化服务:内分泌科开展了“精准控糖,让糖友心满意足”贴心护理;手术室为了减少患者皮肤损伤,实行了“合理安置体位,保护皮肤”新举措;ICU结合患者的共性需求,开展了“睡眠管理,让病人睡个安稳觉”服务……这些满足患者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受到患者好评。

提升服务品质。医院把成立于2007年的“患者综合服务部”更名为“患者综合服务中心”,虽然只有两字之差,却是机构、人员、流程、服务再造。为让患者少费心、少跑腿,专门增加了5名工作人员,小到提供开水、轮椅、雨伞、针线包、老花镜等,大到为患者提供预约服务、配备护工、陪检、帮助办理出入院手续等,让优质服务伴随患者就医的每一个环节。

用心服务。该院始终坚持“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工作目标”的理念。因修建瀍涧大道,医院被分为南、北两个院区,南院区虽然只有眼科,但为了方便患者,医院不计成本,在南院区设立了齐全的挂号、收费、办理出入院手续窗口;为了方便患者办事,将患者需求较多的医保科,从门诊五楼搬迁至一楼,把办理出入院手续的窗口,从门诊部搬迁至住院部一楼;在门诊各楼层、病区等场所,设置自助服务一体机,方便患者挂号、缴费、化验、影像资料打印;改造了卫生间,并将残疾人卫生间进行了人性化提升改造,让患者更加方便;改造了供水设施,让患者24小时用上暖心开水;整合了营养食堂,对其从内到外进行了翻新改建,改善了职工、患者和陪护的就餐环境和就餐感受;筹措资金,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院内道路的升级改造,优化了院内环境;设置了母婴室,避免了母亲喂奶时的尴尬,一位年轻妈妈使用过干净、卫生、设施齐全的母婴室后感慨地说:“市三院的服务细节,超出了我的预料。”

在今年以来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医院党委面向各个党支部、科室征集“我为群众办实事”举措,将落实省卫健委“提升医疗服务十大举措”的要求作为为民服务的主要内容。自活动开展以来,各支部、各科室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了一系列便民举措,受到就诊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回望过去,百年风雨兼程,市三院留下一串闪光的足迹。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一块块奖牌承载着患者和社会对市三院的感激与赞誉,生动记录了市三院人的辛勤与奉献。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持续深入,市三院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医院,正以它独特的文化底蕴,从点滴细节入手,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中,书写着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段言文 任倩 郭华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