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国内国际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1年9月30日 星期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从精准处理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看中国之道
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一名即将出院的老年患者向医护人员致敬(2020年3月14日摄) (新华社发)
1月6日,科兴中维的工作人员检查自动西林瓶包装线上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标签 (新华社发)
这是消博会上的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城展台(5月9日摄) (新华社发)

这是一道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考题——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既对立又需统一,如何辩证处理好二者关系,考验各国智慧和治理水平。

一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全世界“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取得了全面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胜利,并实现“十四五”稳健开局……

防疫关乎生命,发展关乎生计。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中国统筹防疫与经济发展,精准把握防与放、义与利、危与机、内与外、近与远的辩证关系,走出一条应对疫情大考的成功之道。

防与放——

防得住才能放得开,中国经济社会在精准防控中逐步回归常态

疫情之下,防与放分列天平两端,考验大智慧。

上海,光中路1号。

2020年2月10日,延长的春节假期里按下10天“暂停键”后,贺利氏工业技术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里,重新响起机器转动声。

这边,中国工厂在全球分支中最快复产;另一边,海外竞争同行因疫情冲击,不少订单转向贺利氏。

2020年在华销售逆势两位数增长,让这家德国企业的大中华区总裁艾周平深有感触:这得益于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经济复苏,“我们投资信心更加坚定”。

疫情防控是经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防控到位就能营造安心的发展环境。防与放之间,有着“中国之治”的辩证法。

只有防到位,才能放得开——

防得住,才能把疫情冲击降到最低;放得开,才能更好发展,让14亿多人生活尽快恢复正常,让人民对击退疫情信心更足、决心更大。

2020年1月23日,武汉果断“封城”。

“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气,但该出手时必须出手,否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正是由于严密科学的防控,中国1个多月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2个月左右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3个月左右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此后,中国只是局部地区出现散发病例或聚集性疫情,并能迅速得到控制,而全球疫情仍在一波波蔓延、起伏反复……

正是由于严密科学的防控,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向前。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央多举措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保障基本民生……

正是由于严密科学的防控,-6.8%,3.2%,4.9%,6.5%——去年中国经济逐季向好,全年增速2.3%。今年上半年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划出攻坚克难的复苏上扬线。

只有防得精准,才能放得安全——

防与放之间,精准施策极为关键。

既不能“一刀切”阻碍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又不能不当放松防控导致前功尽弃。一年多来,“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防疫举措被反复证明行之有效。

“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成为把握好防与放尺度的重要指导。

有人指出,中国防控成本太大。不妨看看几组数据:

财政扩张力度,是衡量一国抗疫投入的观察维度之一。

2020年,中国赤字规模比上年增加1万亿元,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6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6万亿元,加大各类结转结存资金盘活使用力度……

放眼全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发布的《财政监测报告》,2020年中国广义财政收支差额占GDP比重为11.4%,低于美国的15.8%、英国的13.4%、日本的12.6%,以及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13.3%。同时,相比中国赤字率从2.8%提高至3.6%以上,发达经济体的赤字率从2.9%上升至11.7%。

财政投入对比如此,结果怎样呢?

迄今为止,中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12余万、病亡5600余人;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超4300万例,病亡超过69万人。

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上半年,按两年平均计算实际GDP增速,中国为5.3%,美国不到1%。

数据足以表明,与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用较小代价取得了更显著的成效。

抓防疫和促发展,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中国实践中,逐渐找到破解难题的平衡点。

义与利——

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本质

疫情防控中,义与利关系的处理,不同的国家选择不同。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不同国家、不同政党的执政本质。

“美国疫情再起,多地医院太平间饱和”。谁能想到,具有世界上最丰富医疗资源和医疗护理能力的美国,成为世界上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一些专家尖锐地指出,一些西方政府在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之间政策摇摆不定,是导致其抗疫难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义在利前,大疫面前的中国选择,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不变初心。

2.3万元,是中国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人均治疗成本,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确诊新冠住院患者结算总医疗费用28.37亿元,医保负担16.31亿元;目前内地累计免费接种疫苗超22亿剂次……

当一些西方国家面对救治压力选择撤掉65岁以上老人呼吸机时,当美国得克萨斯州副州长丹·帕特里克宣称同意以老年人的生命为代价“冒险重启美国经济”时,中国则不惜一切代价护佑生命。

以义率利,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中国共产党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交出统筹防疫和发展的高分答卷——

什么是义?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

中国共产党的义,是为了人民生命,宁可牺牲暂时和局部的经济利益。

中国共产党人的义,是为了人民大义,宁可牺牲个人私利。

人民至上的大义,赢得了亿万人民的同舟共济、众志成城。

中国用行动证明,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力量来源。

危与机——

如硬币两面同生并存,危机中可以育新机

罕见疫情令全球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如何应对危机变局,彰显一个政党的战略定力和政治智慧。

“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道出一个大国对危与机的思考与实践。

如同硬币的两面,危与机总是同生并存。

准确识变,认清“危”中之需;主动求变,找准发展之“机”。中国在统筹防疫和发展中,不断打开化危为机的新局面。

疫情暴露出医疗科技、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等领域的不足,在补短板中提升防御能力。

疫情凸显传统产业动能薄弱,借力新经济的快速“补位”加快结构升级。

疫情给传统产业带来冲击,但也促进了数字经济、新兴产业的加速成长。

疫情带来社会治理考验,以防疫经验提升治理效能,助力治理能力现代化。

内与外——

外防输入与开放合作并举,复杂形势下为世界贡献中国力量

统筹防疫和发展,如何统一内与外,反映一国的担当和气度。

中国抗疫实践证明,狠抓“外防输入、内防反弹”,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守住疫情防线,就是对国际抗疫最大的贡献。

全球抗疫实践证明,正因为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才能保障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的作用,推动全球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

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中国强有力的举措既控制了疫情在中国境内扩散,也阻止了疫情向其他国家蔓延,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

以行践言,致力于消除“免疫鸿沟”,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力量。

团结协作,推进国际抗疫合作,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类社会已被深刻改变”“我们必须战胜疫情,赢得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斗争”……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如此指出。

搭建平台,做大共同利益“蛋糕”,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疫情之下,中国不是变得“封闭”了,而是更加开放了,合作的“朋友圈”不是变小了,而是越来越大。

近与远——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向着伟大复兴目标久久为功、笃定前行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冲击超出预想,原有节奏打破,能否如期完成既定发展目标?

统筹防疫和发展,也要正确处理好近与远的关系。

以历史、全局眼光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既定目标,是一道“主答题”;新冠肺炎疫情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突发事件,是一道“加试题”。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全力以赴答好“加试题”,又要坚定信心答好“主答题”,中国实践彰显定力与智慧。

应对疫情,中国坚定不移兑现全面脱贫承诺。

领导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脱贫攻坚。

2020年11月23日,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应对疫情,中国始终统筹兼顾谋划长远发展——

2020年3月,北京中南海。

就在领导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紧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成立“十四五”规划建议文件起草组。此时距离“十三五”结束、“十四五”开局还有10个月。

2020年10月,历经200多个日夜的调研、谋划、起草、修改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

2021年3月,又是一年春天。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十四五”规划纲要,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成为开启新征程的行动纲领。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和“德尔塔”引发的国内疫情反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实现了“十四五”稳健开局。

保持战略定力,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定迈向伟大复兴。

立足当前,疫情防控仍是“国之大者”,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着眼长远,关键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一仗接着一仗打,久久为功、笃定前行。

“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宣示了久经风浪考验的民族,面向未来势不可挡的发展信心。

(据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