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洛阳·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
新闻宣传推动 传统观念转变 配套服务完善
我市遗体捐献完成案例“领跑”全省


核心提示

日前,随着一对年轻夫妇在遗体捐献申请表上签字确认,一名出生3天不幸夭折的男婴,成为我市最小的遗体捐献者。截至目前,今年我市已完成遗体捐献11例,供医学研究。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我市遗体捐献志愿者人数不仅常年居全省首位,洛阳还是省内除郑州外唯一设立遗体捐献纪念园的城市。

遗体捐献越来越常见

“这些都是我的病历,到时好配合我的遗体捐献。”近日,涧西区84岁的李仁普老人,整理好了自己近十年的病历,详细记录自己什么时间生过哪些病,吃过什么药,做过几次手术……

此前,李仁普通过市红十字会签署了遗体捐献申请协议,当时他还随协议附上手写遗书。在遗书中,老人写道:“我自愿捐献遗体,将自己的身体当作教具,供医院工作者及学生用于提高技术。”

李仁普只是我市遗体捐献者的一个缩影,令人肃然起敬的还有同时签下遗体捐献协议的老夫妻,替50多岁脑瘫儿子“做主”捐献遗体的92岁老母亲……

完成案例常年居全省第一

今年上半年,市红十字会已接到61份遗体捐献申请表,创下近年同期捐献申请数量之最。“我市遗体捐献申请人数和完成遗体捐献案例数量常年在我省居于首位。”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裴晓丹说,2018年至2020年,我市每年完成的遗体捐献案例分别为7例、7例和8例,遗体捐献申请人数以每年数十例的速度增加。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随着媒体宣传的增多,公众对遗体捐献的认识不断加深。”裴晓丹说,在他们目前接到的遗体捐献申请中,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专业技术人员、医生等为主,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此外,老年人传统观念的转变、年轻一代对长辈选择的支持,都是促成如今增长趋势的重要原因。

配套服务逐步完善

与此同时,我市志愿服务、缅怀纪念等配套服务也逐渐完善。

2019年,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服务队成立,为那些年龄较大、腿脚不便且有捐献遗体意愿的老人提供上门讲解及填表服务。

家人捐献遗体,可有方式缅怀?据悉,我市是省内除郑州外唯一设立遗体捐献纪念园的城市,目的就是为了向那些遗体捐献者表达敬意和哀思,同时给他们的家人提供慰藉。根据捐献者遗志,遗体在完成医学事业教学研究后(3年至5年)将进行火化,可选择我市两家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免费安放骨灰,并在纪念碑上刻名纪念,供后人瞻仰。这两家纪念园分别为洛阳凤凰山生态纪念园和洛阳大唐森林陵园,殡葬方式分别为树葬和花坛葬。

“前期和后期的配套服务为遗体捐献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更强动力。”裴晓丹说,下一步,他们将重点在这两项服务的“升级”上继续下功夫。

本报记者 王若馨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