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洛阳·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1年12月7日 星期

红火产业“创造”红火日子


一眨眼到了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又是乡亲们“算大账”的时候。实现全面小康后的第一年,乡亲们收入怎么样?在乡村采访,我们欣喜地看到,脱贫群众的生活在不断好起来,在鼓起来的钱袋子里,最大的一块收入,来自产业。

伏牛山深处,栾川县重渡沟管委会新南村的“铁路小镇”成了“网红村”,脱贫户贺双丽开办的乡村民宿生意兴隆。她说,现在终于过上了从前做梦都想过上的像重渡沟景区乡亲们一样的幸福生活。

来到洛宁县上戈镇,漫山遍野的苹果刚刚“罢园”。庙洼村上房子种植合作社的廉洛君不仅自产自销,还玩儿起了电商直播,一季卖出了8万公斤苹果,让乡亲们尝到了“一亩园、十亩田”的甜头。

在汝阳县柏树乡,“红薯小镇”在扩大红薯窖藏规模、拉长红薯产品线的基础上,别出心裁地办起了红薯擂台赛、红薯文化节,提高了汝阳红薯的知名度,擦亮了乡村旅游的新招牌……

一村一户的小幸福,折射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大逻辑——把发展产业作为治本之策,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造血”功能。今年以来,我市把脱贫产业良性发展纳入乡村振兴大盘子,加大投入力度、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推动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主导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我市明确提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0%以上用于发展产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衔接资金11.94亿元,实施产业帮扶类项目855个,产业投入占比达66.4%。同时,我市积极推动普惠金融扩面增量,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精准扶贫企业贷款等方式,破解脱贫群众和带贫企业面临的资金难题。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小额信贷6.23亿元,惠及群众1.7万户,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累计贷款金额27.85亿元;投放精准扶贫企业贷款9.81亿元,帮助222家企业关联带贫2.1万户。

脱贫产业要行稳致远,提升抗风险能力至关重要。如今,摒弃小打小闹的零散发展路子,各地积极采取龙头带动、多村联建等模式,变“单打独斗”为“攥指成拳”,实现了租金、薪金、股金等多重叠加收益。

在新安县青要山镇纸房村,大山里的现代化食用菌示范基地蔚为壮观。车间门打开的一瞬,眼前一片雪白,粗壮的杏鲍菇从菌袋里冒出来,十分震撼。“厂子建在纸房村,收益却由11个脱贫村共享。”企业负责人坦言,这是该镇整合11个脱贫村集体经济资金联建的产业项目,“联建效益比各村单干好得多!”

产业是核心,人才是关键。着眼产业振兴,我市还出台一揽子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鼓励支持乡贤返乡创业和运营团队进驻,带动老乡一起发展、一起致富。目前,全市返乡创业乡贤规模超过1万人,直接激活了高端民宿、非遗研学、文旅文创、农村电商等乡村新业态,催化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表示。在过渡期内,我市将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子,多给脱贫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以更加红火的产业为群众带来更加红火的日子。

本报记者 白云飞 金曦 罗兴涛 李鹏 通讯员 段程亮 实习生 高浩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