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红色志愿服务队”帮群众解难题、建设“红色物业”为困难群众减免物业费……我市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红色物业+文明实践”等多种形式,推动文明实践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形成了文明典范城市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红色名片”,掀起文明实践热潮
昨日,记者在西工区014社区见到了“红色缝纫队”,83岁的队长王金花正带领队员在社区里开展志愿服务。
“花姐,我有条裤子,您帮忙给改一下吧!”“好嘞!”王金花接过居民张大妈手里的裤子,仔细地量起来。
“这个缝纫队成立十几年了,我们都成了老朋友。”旁边的赵女士说,缝纫队每周一和周三来社区服务中心,给居民解决缝纫问题。
目前,我市社区涌现了许多“红色名片”,如武汉路社区的“红色萤火虫”党员志愿服务队、南村社区的“党声群”、杨文社区的“互联网+党建”模式……这些“红色名片”不仅是凝聚群众的“黏合剂”,还引领群众从“坐着看”到“一块干”,打好和谐社区共建共享“组合拳”,掀起文明实践热潮。
积分兑换,激发志愿服务热情
“帮我查查有多少积分?”“40个积分能兑换一袋洗衣粉,剩下的积分还能换一支牙刷。”
近日,新安县刘湾村村民马红子来到新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咨询“积分换文明”活动。自“云上新安”开展志愿者积分兑换活动以来,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志愿服务热情。
记者在“积分兑换商城”看到,这里有洗衣液、牙刷、蚊香、花露水等生活用品,还有冬季的保暖用品,如帽子、手套等,兑换每样生活用品所需积分不等。
“积分兑换是对志愿服务的肯定,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回馈的温暖,不仅让我们越干越有劲儿,还有‘底气’动员左邻右舍参加志愿服务了。”马红子说。
今年以来,为推动文明实践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我市通过志愿者积分兑换、“涧贤银行”等多种方式激发群众志愿服务热情,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红色物业”,践初心暖民心
我市大力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变“抓管理”为“搞服务”,践初心暖民心,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涧西区长安路街道,为帮助困难群众,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联合辖区物业公司通过多次入户调查,将对辖区8个社区近20名困难群众减免物业费。
涧西区武汉路社区把“红色物业”和文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打造各种各样的文明实践品牌,如“板凳会议”“匠人工坊”“单元会客厅”等,通过贴心服务,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居民“亲近”的场所。
“通过‘红色物业’+文明实践的方式,既帮助群众解难题,又把一些惠民政策传达给居民。”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将进一步创新“‘红色物业’+文明实践”模式,推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矛盾调停等“服务菜单”,让群众出门就能参与文明实践活动,享受志愿服务。
本报记者 贾臻 见习记者 梁笑宇 通讯员 陈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