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最大的民生。去年以来,涧西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城市区平安建设工作新路径,以城市区平安建设“3210”工作法为抓手,着力展现司法检察工作的职业使命和社会价值,促进群众法治观念养成。
涧西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去年7月,该院聘任辖区72名社区书记为检察联络员,制订《检察服务官、检察联络员服务基层工作实施方案》,加强“3种联系”,强化“2项措施”,发挥“1个帮手”作用,建立和完善“0差评”工作效果评价导向,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检察机关执法满意度。
建立和加强“3种联系”。与辖区11个街道办分管社区领导、社区书记主任、社区网格长强化沟通联络,了解社情民意,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打牢执法满意度测评群众基础。
强化“2项措施”。加大检察服务官进社区服务力度,立足法律监督职能,突出“能动”司法,努力为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优先解决群众“急愁难盼”问题;加大检察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宣传检察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典型案例等,结合“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公益诉讼守护群众美好生活”“反诈宣传”等专项活动,为社区居民推送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温馨提醒,真正从细节上赢得群众理解支持。
发挥和落实“1个帮手”作用。聘任72名社区书记为检察联络员,发挥检察联络员检民“连心桥”作用,通过“民情传递”“检民互通”,协助检察机关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检察机关执法满意度。
建立和完善“0差评”工作效果评价导向。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点评,由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群众 “评分”,对检察服务官服务群众工作成效进行评价,做到检察服务官工作“0投诉、0差评”,真正落实落细司法为民服务情怀。
该院还将“检察+”模式植入社区,切实增强社会法治意识,为辖区平安创建贡献检察智慧。检察服务官通过与群众的真情沟通,运用情景调解、普法教育、释法说理,将群众邻里之间、家庭内部的矛盾问题就地解决,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减少社区不稳定因素,帮助当事人家庭解除后顾之忧。
“3210”工作法的建立,旨在拓展和延伸检察工作的群众性和社会性,解决制约城市区平安建设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现实突出问题,为城市区平安建设工作长远发展探索具有可持续性、可推广性的经验做法,实现城市区平安建设工作提质增效。
“我们通过该工作法,落实群众各类诉求建议50余条,为群众办实事112件,参与调解群众矛盾纠纷32起,调解成功28起。检察服务官好评率达94.71%。”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该工作法的实际运用中,涌现了华源社区检察服务官化解纠纷到前沿、青岛路二社区检察服务官为居民解心结、厂前二社区检察联络员“五步”调解法为民解纠纷和检察服务官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充分保障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等多起“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收到了良好的法治效果、检察效果和社会效果。 (董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