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后来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时节,河洛大地,杨柳依依,牡丹飘香,好一个人间四月天。
01 春雨柳丝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产生在河洛地区,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北斗星循环旋转,斗柄回寅,乾元启运,时回新春。当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节,节俗文化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扫墓,即为“墓祭”,源自上古时期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上古的扫墓,与柳树密切相关。柳树在洛阳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夏代。在洛阳皂角树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古河道地层剖面中就发现有柳属花粉。《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历法专著,是夏朝时期在河洛地区成书的。《夏小正》载:“正月柳稊。”就是说正月里,柳树新长出了嫩芽,这表明当时柳树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建都洛邑的周王朝,有着森严的等级,规定平民百姓去世后,不准封土成坟,仅在埋葬地种植柳树。因此,周代清明节扫墓,主要是种植柳树或修剪柳树。
这种扫墓习俗,形成清明节插柳习俗。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是春天的标志,“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
清明节多雨水,唐代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该诗作于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清明节。当年,杜牧在洛阳高中进士,感到无限荣光,遂赋此诗。这里的杏花村,指的是白居易诗中多次提到的洛阳赵村。白居易《游赵村杏花》诗:“赵村红杏每年开,十五年来看几回。”
02 檐空剩插清明柳
明代张宁《甲寅二月晦日雨霁会饮朱彦明庄上》云:“林梢曙色映朝霞,沙净春堤步落花。负郭有田清世业,髙居无事野人家。檐空剩插清明柳,山近先烹谷雨茶。不是青春壮游处,暂随歌舞乐年华。”
这首诗中的“清明柳”,是个专有名词,传说与介子推有关。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九说:“煮醴酪:昔介子推怨晋文公赏从亡之劳不及己,乃隐于介休县绵上山中。其门人怜之,悬书于公门。文公寤而求之,不获,乃以火焚山。推遂抱树而死。文公以绵上之地封之,以旌善人。于今介山林木,遥望尽黑,如火烧状,又有抱树之形。世世祠祀,颇有神验。百姓哀之,忌日为之断火,煮醴酪而食之,名曰‘寒食’,盖清明节前一日是也。中国流行,遂为常俗。”
这段话的意思是,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介子推等人相随。后来重耳当了晋国的国君,是为晋文公。晋文公遍赏群臣,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隐于绵上山中。晋文公醒悟后去找介子推,却找不到。于是,放火烧山,介子推抱树而死。百姓听说后,在他的忌日不生火,吃提前煮好的醴酪,名为“寒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贾思勰说:“中国流行,遂为常俗。”指的是这种风俗在中原地区逐步流行,成为节俗。
但是,后人根据《齐民要术》的这个记载,形成一个民间传说: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发现介子推墓前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晋国,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实际上,这个传说,与历史文献是有出入的。在中医上,“清明柳”特指清明节的柳枝,它不仅供人扦插,也是一味中药。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卷六明说:“清明柳条,止酱醋潮溢。”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上说:“清明柳枝,脾弱食不化似翻胃,煎汤煮小米,滚面晒收,每用烹食。”
同时,清明节前后的柳芽可入菜煮茶,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说:“北方柳芽初茁者,采之入汤,云其味胜茶。”李时珍《濒湖集简方》说:“治小便白浊:清明柳叶煎汤代茶,以愈为度。”
03 烟柳画桥赏洛花
洛阳牡丹久负盛名,“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盛誉尽人皆知。因此,牡丹又称洛阳花、洛花、伊洛传芳等。
冬至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因此,这个节日又称一百五日。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在寒食节,有一种白牡丹最先绽放,名为一百五。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说:“一百五者,多叶白花。洛花以谷雨为开候,而此花常至一百五日开,最先。”
北宋洛阳,春天最早卖的牡丹鲜切花就是一百五,寒食节、清明节郊游时,每个人头上都戴一朵一百五。北宋后期客居在洛阳的文学家晁冲之在《感皇恩》中写道:“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洛阳文人在寒食节、清明节赏花饮酒,头上皆戴花。邵雍《插花吟》道:“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宋代毛滂《浣溪沙》云:“魏紫姚黄欲占春,不教桃杏见清明。残红吹尽恰才晴。芳草池塘新涨绿,官桥杨柳半拖青。秋千院落管弦声。”孙惟信《烛影摇红》:“一朵鞓红,宝钗压髻东风溜。年时也是牡丹时,相见花边酒。初试夹纱半袖。与花枝、盈盈斗秀。对花临景,为景牵情,因花感旧。题叶无凭,曲沟流水空回首。梦云不入小山屏,真个欢难偶。别后知他安否?软红街、清明还又。絮飞春尽,天远书沈,日长人瘦。”姚黄、魏紫、鞓红,都是洛阳牡丹珍品,在清明节前后进入花期。
北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春天,清明节前,西京留守钱惟演派苏舜钦、欧阳修到熊耳山花山寺,去寻找一种奇特的红牡丹,将其移到洛阳。
他们看到花山寺牡丹园中杂草丛生,苏舜钦作《题花山寺壁》劝僧人道:“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欧阳修作《寒食值雨》道:“禁火仍风雨,客心愁复凄。阴云花更重,春日水平堤。油壁逢南陌,秋千出绿蹊。寻芳无厌远,自有锦障泥。”这最后一句“寻芳无厌远,自有锦障泥”,写尽了他们对牡丹之珍重。
他们回洛后,将这株牡丹种在普明寺中。此株牡丹开出奇异的红花,钱惟演将其定名为“岳山红”,成为洛阳牡丹的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