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都城是国家的缩影,轴线是文化的载体。城市中轴线以其独有的地位和担当,诉说着一座城市的古往今来,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精神与希望。对于见证了十三个王朝兴废、拥有五大都城遗址的洛阳,城市中轴线更是连接着历史的繁华和未来的复兴。依托长期的考古发掘成果,我市正在着力推进天街遗址保护展示贯通提升工程、天津桥遗址保护展示、宫城北区轴线遗址标识展示工程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加快恢复古都中轴线气象,着力叫响“盛世隋唐”品牌。今起,本报开设《挖掘古都中轴线文化内涵 着力叫响“盛世隋唐”品牌》栏目,深入挖掘隋唐洛阳城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内涵,助力我市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敬请关注。
现在洛阳有一条时代轴线,从北至南串联起洛阳火车站枢纽、周王城广场、中原明珠塔、洛阳博物馆、市党政办公楼、兴洛湖公园、洛阳龙门站综合交通枢纽、洛阳牡丹博物馆等重要地标,成为洛阳的核心地带。
隋唐时期的洛阳也有一条重要轴线,它北起邙山上清宫,南至伊阙龙门,中跨洛河,串联了玄武门、天堂、明堂、应天门、端门、天枢、天津桥、天街、定鼎门等重要建筑。
两条轴线,一古一今,虽然相隔千余年,却在文化上一脉相承。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中轴线的“前世今生”。
1 最早的宫城轴线规划,出现在洛阳二里头遗址
考古资料显示,早在先秦时期,都城建设就有了“轴线”的概念。不过,与后世不同的是,当时多采用的是“双轴线”的设定,即都城内存在两条平行的轴线。
比如,在夏都二里头遗址宫城区内,二号宫殿建筑与一号宫殿建筑列于宫城东西两侧,宫殿主体建筑与院落南门和宫城南门相对,形成南北向并列的“双轴线”布局,这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宫城轴线规划。
这种布局,在偃师商城中也有体现。资料显示,偃师商城遗址宫城位于早期都城南部中央,东西分布有两组建筑。东组先后建设有四、五、六号建筑,学术界一般认为应是宗庙建筑,西组自南向北有二、三、七、八、九号建筑,学术界一般认为它们可能为宫殿建筑。宫城南部东西并列二门,西部南门为宫殿建筑南门,东部南门为宗庙南门,东西分布二南门,均为“一门三道”。如果上述推测无误,偃师商城宫城的南北向轴线应是东西并列两条,即西组的宫殿区轴线与东组的宗庙区轴线。
都城轴线是国家政治理念在都城建设上的反映。有专家推测,二里头遗址与偃师商城遗址的“双轴线”布局,体现的是神权与王权并立的“二元政治”,因为国家存在两个核心,也就出现了“宫庙”并列的“双轴线”布局。
2 600年汉魏洛阳城,孕育帝国时代都城中轴线
进入帝国时代,王权凌驾于神权之上,“双轴线”布局逐渐演变为“中轴线”布局。今天,我们站在汉魏洛阳城遗址保护展示区内,可以清晰地看见一条由阊阖门、太极殿、铜驼大街等重要遗址组成的南北向历史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历经东汉、曹魏、西晋、北魏4个王朝,经过约600年的不断发展演变,最终成为后世都城中轴线的重要源头。
有研究者认为,早期的东汉洛阳城,大朝正殿与南宫的南宫门、大城南城门—平城门形成一条南北向轴线;晚期东汉洛阳城,大朝正殿与北宫的南门、大城南城门形成一条南北向轴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以大朝正殿为基点、宫城轴线与都城轴线重合的都城中轴线。
曹魏时期,都城中轴线进一步发展成熟。随着单一宫城制和太极殿制度的确定,规划都城中轴线时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在曹魏洛阳城中,中轴线自北向南依次大朝正殿太极殿、宫城正门阊阖门、铜驼街、外城正门宣阳门,较此前的都城中轴线更为接近“居中”位置。
北魏洛阳城最早形成了中国古代都城中涵盖宫城、内城、郭城的“三城制”布局,其都城中轴线北起宫城,向南穿过内城、郭城,与城市的中央大道(铜驼大街)重叠,轴线两侧整齐分布着320个里坊,里坊中还设置有多个大型商业交易场所。这条明显是人为规划设计的城市中轴线,后来成为隋大兴、唐长安城、宋开封城、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重要源头。
3 隋唐两都,为后世都城中轴线“打样”
对都城中轴线布局作严整的规划,到隋唐时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
隋灭北周后,在今陕西西安新建都城大兴城,由著名建筑家宇文恺负责规划和营造。唐仍以大兴城为都,更名长安城。这座都城呈长方形,分为外郭城、宫城和皇城,宫城和皇城位于外郭城北部的中央。宫城中部为太极宫,正殿太极殿位于宫殿区南部正中,与宫城南面正门承天门相对,构成了宫城的中轴线。皇城正门朱雀门,北对宫城正门承天门,南为朱雀大街直通外郭城正门明德门,形成了一条串联宫城、皇城、外郭城的规模宏大的中轴线。此外,以这条中轴线为界,两侧对称分布着东市、西市和110个里坊,形成极为规整的中轴对称布局。同时期的隋唐洛阳城,也是基本一致的形制布局。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隋唐洛阳城中轴线并非位于城市东西居中位置,这与当时的山川地理、宫殿方位有关。
自隋唐以后,将一座都城按照左右对称式的规划处理,从而形成一条城市中轴线,并且在大部分情况下,将帝王的宫殿布置在这条轴线上,几乎成了惯例。
正在申遗的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朝,发展于明朝,完善于清朝,有700余年的历史。这条中轴线以位于全城中心的故宫太和殿为基点,首先形成宫城中轴线,随后又向南北延伸,将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串联起来,形成一条长约8公里、南北贯穿全城的都城中轴线,最终影响了整个北京城的空间格局,成为中国历代都城“最后的结晶”。
4 隋唐洛阳城中轴线,在共性中展示个性
其实,早在中轴线布局理念出现之前,中国先民就有了对“中”的追求。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遗址发现了6400多年前的墓地。墓葬遗骸周围,用蚌壳摆成虎和龙,象征着左青龙、右白虎的天文星座;下面还摆了一个象征着北斗、周髀的图案,北斗是天的中心,周髀就是古人用来“测中”的工具,后来也称为圭表。有专家提出,墓葬里的这个人可能是古代的“酋长”、天文学家。出现这种墓葬现象,可能意味着这个人活着的时候找过“中”。
进入五帝时代,求“中”的理念进一步发展。清华简《保训篇》记载了舜求“中”于历山(今濮阳)及商汤六世祖上甲微求“中”于“嵩山”(今洛阳、郑州一带)的故事。
文献史料与考古资料显示,在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过程中,求“中”理念一直在不断强化、深化、扩展,“择中建都”“择中建宫”“择中建殿”“择中立门”“建中立极”的文化认同,共同促进了都城中轴线的发展演变。
关于都城中轴线,宋代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录了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后梁开国皇帝朱温初镇汴梁时,将原先的宣武府官署改建为建昌宫,后晋定都汴梁后,又将建昌宫改为大宁宫,之后的后周世宗柴荣又对大宁宫加以修缮。然而,等到宋太祖赵匡胤上台时,仍觉得这座宫殿的形制不符合帝王规格,于是特意命工部按照西京洛阳宫殿的规格着力改修,他称:“我今后坐在正殿时,打开大宁宫的各殿大门,百官就能直接看到我,这样我的心就像是洞开的门,如果有一点点歪的、斜的,你们都能够看见。”
这个故事正好是对中轴线布局的一个巧妙而深刻的解释。从赵匡胤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推测,他所做的最大改变,就是将大宁宫正殿大门与其前的诸殿大门布置在了一条通直的中轴线上。
站在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发展史的宏观角度来看,隋唐洛阳城中轴线的历史位置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它既与前代后世的都城中轴线有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涵,又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下一篇,我们来聊聊独特的隋唐洛阳城中轴线。 洛报融媒记者 刘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