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标准推进乡村建设,新安县石寺镇多点发力、多措并举,深入贯彻落实市、县关于以乡村运营为抓手推进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以竞争性创建为手段,分类、分级、分批推进,谋求乡村振兴新进展、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管网建设惠民生
石寺镇李村,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调试一体化终端处理设备。对于这个新生事物,围观的村民表现出极大热情。“往年到了雨季,家里自建的化粪池就反水反味,严重影响生活。”在李村生活了54年的刘强子的一番感慨代表了大家的心声,“村里污水管网建成了,再到雨季就不受罪了,生活环境真是越来越好。”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找准突破口,纲举而目张。石寺镇把各村(社区)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纲”,整合各种资源,多方筹资,分区域、分类建设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深入开展河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全面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借助以乡村运营为抓手推进乡村建设的“东风”,石寺镇在李村投资100万元,铺设了直径为200毫米的生活污水管网2500米,并配套建成6个圆形污水检查井(井内径1000毫米,井深3.5米)和一体化终端处理设备。在渠里村预投资30万元,铺设污水管网840米,建造大三格化粪池一座。一批批民心项目从石寺镇党委、政府的“施工图”上走入群众生活。
农村改厕下“细功”
窑院村村民王楼子家今年办了一件大事——拆了使用几十年的旱厕,建了一间4平方米的卫生厕所,实现了从“两块砖,一个坑,蛆蝇滋生臭烘烘”的土粪坑到“干净明亮、通风良好、冬天不冷、夏天不臭”的水冲厕的转变。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王楼子在城里生活的晚辈们回家次数多了,还都想多住些日子。
从先前“不想回”到如今“不想走”,截然相反的态度有力印证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振兴的意义。石寺镇把农村群众改厕纳入2022年乡村运营重点任务和乡村建设考评指标体系中,以分级分批创建为契机,结合农村地形地貌、农户生产生活方式等,采用符合农户实际的改厕模式,并积极争取上级改厕奖补资金,加快推进农村厕所改造。
首战告捷!第一季度,该镇已完成188户厕所改造,民众满意度超90%。
托举最美“夕阳红”
乡村振兴路上不落一人。农村留守老人、独居老人日益增加,有的突发疾病未及时送医,有的记忆退化经常走丢,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有的情绪低落自暴自弃……如何破解农村老龄化的难题?如何杜绝“棚架”现象?
石寺镇的答案是以创新引领发展,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建立村级养老中心,让农村老人安享幸福晚年,增强老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谋划早,行动快,推进实。石寺镇为巩固“三清两建”成果,计划在畛河村投资140万元,改造原有老学校,打造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公寓24间,同时配套绿化150平方米。在下孤灯村预投入270万元,改造老村委会,打造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的公寓49间,同时加装一部电梯,绿化200平方米。当前,两村养老中心项目进入室内装修阶段,老人们的最美“夕阳红”指日可待。
配齐乡村振兴的“硬件”与“软件”,石寺镇将持续聚焦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强化乡村运营,打造“硬件”支撑,促进“软件”提升,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交出石寺答卷。 (杨若君 李娟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