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洛阳·县区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2年4月29日 星期

砥砺奋进勇攀高峰 实干笃行再谱新篇
西工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协西工区十届一次会议召开
活力西工 (资料图片)

海阔潮平风正劲,扬帆奋进正当时。4月23日至25日,西工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协西工区十届一次会议召开。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社会各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会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擘画未来蓝图。

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领导班子和区监察委主任、区人民法院院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文波当选西工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史千灵当选西工区人民政府区长,柴幻当选政协第十届西工区委员会主席。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新当选的同志进行了宪法宣誓。

西工区委书记王进在大会上要求,今后五年,西工区要拉高标杆、争先进位,奋力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努力交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必须走好坚定信仰之路,必须走好赶超跨越之路,必须走好为民谋福之路,必须走好真抓实干之路。

大会号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赓续前行、奋楫争先,在加快建设“活力西工、智慧西工、幸福西工”的奋斗征程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回望过去 砥砺奋进 勇攀高峰

过去5年,成绩斐然写辉煌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3年位居全市第一。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1亿元,连续18年蝉联全市第一。

荣获“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区”“全省问题楼盘化解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2021年年底,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39.1亿元,是2016年的1.5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2亿元,是2016年的1.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9亿元,是2016年的1.3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6年的1.4倍和1.5倍。

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商贸支撑更加有力,累计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153个,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525.6亿元。工业质量持续提升,累计实施工业重点项目80余个,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累计达到720亿元。文旅融合成效明显,旅游综合收入近170亿元,西工兵营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红山欢乐谷获评省特色休闲观光园区。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该区获批郑洛新自创区洛阳片区辐射区、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获评省级创新龙头企业3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开放格局加速构建,全市唯一的跨境电商通关平台常态化运行,累计引进省外境内资金319.2亿元,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9个。改革事项稳步推进,583项改革事项落地见效,150余项省市下放权限应接尽接,“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实现率100%。

三大攻坚战取得新成就。脱贫致富有效衔接,“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面实现,红山集体经济活力持续提升。污染防治成果突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跃居城区前列,28.5公里涧河河岸、1350亩金水河湿地公园展新颜。风险化解稳步推进,问题楼盘信访突出问题化解攻坚工作获省先进。

城市面貌展现新形象。城市更新全面推进,改造老旧小区259个,惠及群众4万户15.6万人。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王城大道快速路等重大工程征迁全面完成,建设提升道路90条,建成33个城市游园、58.2公里亲水“乐道”,新建改建停车场51个。颜值气质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智慧亮化工作位居全市前列。

惠民成果彰显新质量。该区累计投入民生资金81.8亿元,民生支出占比76.7%。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就业创业、技能提升获省级荣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连续两年获国家级荣誉;健康西工全面进步,保持“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荣誉称号;养老事业稳步推进,区级养老智慧平台投入运行;文化惠民成效显著,17座城市书房建成投用;社会保障全面加强,发放城乡低保等各类救助资金8595万元。

安全发展筑牢新根基。疫情防控常态落实,守住了长周期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应急能力全面提升,国家级、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达到5个。安全监管扎实有效,成功创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作风效能得到新提升。党的领导全面加强;依法治区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加快建设,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成为全市试点,营商环境评价位居全省前列。

数说2021年,“十四五”开局出彩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2亿元,居全市第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1万元,总额居全市第一。

“三个一批”签约产业项目开工率居全市第一。

全区生产总值达539.1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二。

服务业增加值达353.8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二。

发展动力更加强劲。24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全市首位,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位列全市第二。

创新活力更加充沛。5家企业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实现零的突破。

产业提质更加明显。实施总投资156.1亿元的服务业项目45个、总投资126.2亿元的工业和新兴产业项目79个、总投资60.9亿元的文商旅融合项目14个。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13个片区170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加装电梯经验做法被新华社专题报道,空气质量同比改善率达到历年最高水平。

发展成果更加惠民。48件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十五分钟医疗圈”基本形成。

展望未来 实干笃行 再谱新篇

今后5年,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指导思想:持续深化“商务强区、工业强区、文旅强区”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全市创新要素集聚区、服务业发展引领区、现代化工业新城区、文商旅融合示范区、青年创新创业核心区、宜居宜业典范区和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建设“活力西工、智慧西工、幸福西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开好局、起好步。

主要目标:到202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870亿元,年均增速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8%。

聚焦2022年,十个方面工作开启新征程

●2022年,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全区生产总值123.3亿元,同比增长7.5%,居全市第一。

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等各项重要指标,均处于全市第一方阵。

●做好全年工作聚焦十个方面

——聚焦项目攻坚,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坚持“项目为王”,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加快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聚焦创新驱动,增强发展第一动力。落实“创新引领提质年”,全面构筑创新矩阵,加快建设全市创新要素集聚区、青年创新创业核心区。

——聚焦品质提升,厚植商贸优势根基。纵深推进“商务强区”,做大产业能级,促进业态更新,加快建设全市服务业发展引领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聚焦风口产业,推动工业转型提质。贯彻市委“136”工作举措,围绕风口产业转型,纵深推进“工业强区”,加快建设全市现代化工业新城区。

——聚焦沉浸体验,打造文旅融合品牌。抢抓文旅产业新风口,纵深推进“文旅强区”,加快建设全市文商旅融合示范区。

——聚焦城市提质,提升创新承载能力。贯彻市委“351”工作举措,落实“城市功能优化年”,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标杆,加快建设全市宜居宜业典范区。

——聚焦富民兴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市委“151”工作举措,立足有效衔接,促进城乡融合,加快描绘乡村振兴崭新画卷。

——聚焦共建共享,持续擦亮民生底色。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全力推进44件年度民生实事,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幸福西工”。

——聚焦风险防范,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和谐有序发展环境。

——聚焦自身建设,彰显忠诚实干担当。持续转观念转职能转作风,不断优效能优服务优创新,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政府。 (悦岚)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