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盘乡,登山村。只听这乡、这村的名字,便知登山村一定被深埋在群山万壑之间。是的,汝阳县十八盘乡登山村位于巍巍八百里伏牛山腹地,此地层峦叠嶂,百步九折,石多土少。
20世纪60年代,登山村600余口人,年人均产粮不足50公斤,耕地散落在20多架山梁之上,星星点点有2500块之多。当地民谣称登山村:“地无三尺平,到处石头垅;山高坡度大,地在墙上挂;年年都受灾,要啥没有啥。”在那靠从土里刨食儿吃的年代,登山村连“土”都稀罕,可谓标准的穷山恶水,即便风调雨顺也数米而炊。
面对上天的薄情寡恩,以时任村党支部书记赵春兰同志为代表的登山人民不怨天不恨地,不等政府来救济,宁愿苦战改山河,不愿苦熬度岁月。他们用最简陋的生产工具——铁锨、铁锹干起来。没有钢钎,就用栗木椽子做撬杠;没有开山的炸药,就用土法自造;没有手套,就用蚕茧套住手指尖……从那时起,登山人民用近30年的时间,三战登山洼、五战滴水沟,集土造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登山人民凭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一腔豪情和蚂蚁啃骨头式的坚韧不拔,演绎了现代版愚公移山故事,留给世人“深山挡不住”的惊叹。
该村登山展览馆里,悬挂有这么一幅当年的照片:崖头峭壁上,4个劳力,两两一组,一人扶钢钎,一人轮锤猛砸,个个神色刚毅,汗珠下滴,系在腰间的绳索清晰可见。此情此景,和电视剧《红旗渠》中任羊成他们半山开渠的场景如出一辙。橱柜里还陈列了些当年的劳动用具:几公斤重的铁锤,居然磨损得只剩下拳头大小;一根原有1米多长的钢钎,磨损得只剩下几寸长。
就像我无法想象连“土”也稀有的农村是怎样的赤贫窘迫一样,我也无法想象在“誓教山河重安排”的叮当撞击声中,钢钎短了、铁锤小了,干部群众该是怎样筋折骨头断,手上的老茧如何层层增厚,肩膀被磨破的红肿如何新旧叠加!
我无心恋看,想到山上转转以求眼见为实,便顺着馆外的水泥路往山顶走。还未走到半山腰,两腿便不听使唤,沉重得如同灌铅,好在沿途满目翠绿,风光无两,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第四道拐弯处歇脚,但见坡上层层梯田绿意盎然。石块砌成的道道圪磷顺着地势向两边如蛇般延伸,宛如给群山箍上了一条条紧身的腰带。几十道上千米长的圪磷没有一处被冲毁,远远望去,煞是齐整壮观。这层层梯田与周边的青山绿树、潺潺溪流相映成趣,鼓舞着我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
走进梯田,只见每一层田地如柳叶样窄窄长长却平坦如砥,圪磷高低不一却垂直如壁。每一块石块边棱咬合,摆砌得独具匠心。登山人民在砸石垒圪磷过程中积累的精湛技艺,在改山造田中摸索出的“弯、厚、弓、长、平”登山梯田五字秘诀,在《中国水利》杂志上刊发,该村也摘得“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等多项桂冠。靠着这由小变大、由碎变整、由坡变平的梯田和缠绕山腰的水渠,登山人民结束了“地在墙上挂”的历史,过上了和川区人民一样的生活。
从山脚到达山脊,远远望去,就像层层台阶,给人“高路入云端”的震撼。半山腰高架着一行标语,字迹依稀可辨:“宁愿苦战改山河,不愿苦熬度岁月。”那是当年赵春兰带着登山村全体干部群众立下的铮铮誓言。默念誓言,心底平生出一股大浪击水、卷雪千堆的豪迈。
在登山村最高峰,伫立仰视赵春兰纪念亭良久,端详着那通庄严肃穆的石碑,品味着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务实清廉”为代表的“登山精神”,我的思绪穿越时空,翱翔在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红旗渠精神”和山西“右玉精神”之间。从这些精神意蕴中,我渐渐理出了头绪,似乎找到了登山人民创造伟业的源头活水。
时代在更迭,社会在变迁。当年登山人苦战改山河的场景可能一去不复返了,但留给后人“深山挡不住”的惊叹和启迪,福泽亿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