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中共洛阳组纪念馆、中信重工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洛阳是一座具有深厚革命底蕴和传统的城市,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铸就了河洛大地鲜明的精神底色。
“体验式”红色旅游让“沉寂”乡村焕发新活力
“我想让他走出教室,上一堂别样的党史课,接受革命精神洗礼。”提起前不久在嵩县车村镇龙王村“红军长征纪念碑”前给儿子讲长征故事的事儿,市民张燕仍难掩激动。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龙王村,这里漫山翠绿,一座“红军长征纪念碑”屹立在村头,几位游客正在瞻仰。
车村镇位于伏牛山腹地,这里不仅有青山绿水,还拥有独特的红色资源。近年来,该镇通过构建集研学、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发展体系,打出、打好“红色旅游牌”,助推乡村振兴。
树仁村围绕红军巷建设村史馆,两河口村建设了党史学习教育长廊和红色文化展厅,两河口村建起“忆苦思甜”大食堂,龙王村依托红石关战斗遗址修建了红军亭……
红色资源被“活化”,昔日“沉寂”的乡村焕发新活力。车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发展“体验式”红色旅游,当地群众受益匪浅。
“研学+”“文旅+”进一步活化红色遗产
近年来,我市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为出发点,相继建成开放了中共洛阳组纪念馆、洛阳抗战纪念馆、洛阳新闻博物馆、中信重工焦裕禄事迹展览馆等一批博物馆、纪念馆。
截至目前,我市61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入选“河南省第一批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241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入选“河南省第二批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各博物馆、纪念馆通过‘研学+’‘文旅+’进一步‘活化’了红色遗产。”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去年我市开展百场红色宣讲活动,宣讲团走进机关、大中小学、社区、企业、部队等,共开展现场宣讲110场,观众3万余人次。
“‘特色定制’让革命文物‘飞入寻常百姓家’。”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说,依托各类文物、展品背后的红色故事,他们成体系开发了“信仰的力量”“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抗战精神”“于无声处听惊雷——隐蔽战线的英雄故事”等12门红色研学课程,引发社会关注。
价值挖掘不够等因素制约红色遗产活化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加大对中共洛阳组纪念馆、中信重工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潭头河南大学旧址等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推出的全景式沉浸体验,把革命故事变成情景剧,参观者变身表演者,吸引着众多青年的目光。
政策及市场的利好,使红色遗产保护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但目前我市很多红色遗产的活化,依然面临不少困境。
“价值挖掘不够、缺乏整合思路、展示吸引力不足等因素制约红色遗产活化。”社会学家安锋说,河洛大地红色遗产丰富,但分布散、单体小。针对种种制约,要以“红色精神”为主线整合文物资源,连点成线,精心策划形式多样的活化项目,打造红色文旅品牌;要在产业植入、互联网传播等方面下功夫,既要引入“青年元素”,又不过于娱乐化、商业化;采取情景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方式,提升红色遗产感染力。
洛报融媒记者 贾臻 通讯员 王玉娇 栾少鹏 陈长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