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人文河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2年9月9日 星期

月好共传唯此夜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诗词文章,既是河洛大地的文化积淀之一,又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鲜活的血液。在中秋这个极富意蕴的传统节日里,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优美的诗词来传递情感。《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便是有着“诗魔”和“诗王”之称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与友人中秋夜赏月的七言律诗,从诗中提到的“东都”“洛水”等不难看出,这是一首与洛阳有关的古诗。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汉族,字乐天,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与洛阳的关系颇为密切,其祖辈曾在此地置宅,使他对洛阳有着故乡般认同的情感。他出生在离洛阳不远的新郑,少年时期曾长期生活在洛阳附近,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他在洛阳买下宅院,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回洛阳定居,整个晚年时光都在洛阳度过。晚年的白居易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因为笃信佛教,他还曾常住龙门东山的香山寺内,自号“香山居士”。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与世长辞。临终前,他遗嘱“不归下邽,葬于香山如满之侧”,想永远与洛阳山水为伴。家人依照他的遗嘱,将他埋在龙门东山琵琶峰上。人们为了更好地纪念这位伟大诗人,在琵琶峰上对其墓加以扩建,建成了“白园”。

白居易曾留下了900多首歌咏洛阳山水的诗歌,从其诗歌、文章中,可以看到他对洛阳及亲人的记忆。例如,《祭乌江十五兄文》中有“况旧业东洛,先茔北邙”“居则同被而寝,出则连骑而行”“同参选于东都,俱署吏于西京”等语句。后来,白居易到杭州、苏州任刺史,依然思恋着洛阳,写下“忽忆东都宅,春来事宛然”“岂合姑苏守,归休更待年”等诗句。

在《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这首诗里亦可见白居易对洛阳的钟情。花好月圆夜,他陪伴宾朋诸客欢聚赏月,登山临水,一壶浊酒尽余欢。远眺嵩山,那泛白的是千重雪吗?水空双月,那是天水相连的两颗珠吗?有山,有水,有月,清景难逢,老友团聚,赏月赋诗,畅所欲言,惺惺相惜,共道珍重,畅想来年,共盼美好。白居易笔下的这份团聚和美好,何尝不是今人所求所盼?

唐朝时,社会繁荣,赏月、玩月、望月之风大兴,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咱的洛阳老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的“诗豪”刘禹锡感慨“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与其并称“元白”的洛阳才子元稹言“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曾同白居易中秋夜荡舟洛河、载酒玩月的唐代诗人裴夷直道“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苍龙颔底珠皆没,白帝心边镜乍磨。海上几时霜雪积,人间此夜管弦多。须知天地为炉意,尽取黄金铸作波”……

“千种诗情万般月”,唯有洛阳多诗意。打开每一个朝代的诗赋华章,洛阳的名字都是皎若明月,华光四射。以大唐为例,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杜牧、刘禹锡……这些旷世奇才,都为洛阳留下了不朽诗篇。“洛阳”二字,自古至今不知被注入了多少诗意。

洛阳是诗的故乡。中国诗歌意象最共情的是明月,中国诗歌长河最鼎盛的是大唐,中国诗歌坐标最耀眼的是洛阳。即将到来的中秋,洛阳与明月的邂逅,怎不让人向往?

洛报融媒记者 张静静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