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要 闻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简体 繁体
  
2022年9月28日 星期

二十大代表风采

    鐗堟潈澹版槑锛氭礇闃虫棩鎶ユ姤涓氶泦鍥㈢増鏉冩墍鏈夛紝鏈粡涔﹂潰鎺堟潈锛岀姝㈠鍒躲€佽浆杞芥垨寤虹珛闀滃儚绛夈€�
    鑱旂郴鐢佃瘽锛�0379-65233520

刘桂珍:守望山村40余年

入夏以来,滹沱河上游最大的支流峪河水量丰沛,带火了周边的乡村旅游,许多游客选择沿河道漂流而下,到达目的地——山西省代县峪口镇段家湾村。

段家湾村,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是十里八乡数得上的美丽乡村。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都说离不开刘桂珍的一份功劳。

刘桂珍今年59岁,身材瘦小。段家湾村乡亲,是她不离不舍的守望——她挎着药箱在山路上奔波了44年,在小学讲台上坚守了29年,当了25年村党支部书记、18年村委会主任。

时光回到1978年。那时村里没有医生,村民们常常小病拖成大病,县里培训赤脚医生,给了段家湾一个名额。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父亲一句“村里就你一个高中生,你不干谁干”,让一心想考大学的刘桂珍当起了村医,一干就是40多年。

通过自学、请教,刘桂珍学会了打针、输液、针灸、理疗,成了村民信任的“全能医生”。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半夜三更,只要村民需要,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

一次,刘桂珍去给人看病,自行车在半路上坏了,瘦弱的她扛不动自行车,怕耽误看病,干脆把车丢在路边,徒步走到病人家里。一位邻村村民路过时发现了她的自行车,帮她把自行车扛回了家。刘桂珍回家听到丈夫的讲述后,流下眼泪。“村民们都认我的好。”刘桂珍说。

1988年,段家湾小学唯一的老师离开了,孩子们停课了。父亲一句“你临时顶上吧”,刘桂珍又兼任起了代课教师,一直教到了2017年下半年。这份“临时”活,一干又是29年。

长期为故土无私奉献,刘桂珍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1996年她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兼任村委会主任。

记者此次见到刘桂珍时,她正在村民家里出诊。最近天气转凉,72岁的李长来腰腿疼得厉害。“桂珍给我看了十几年病,有时看我生活困难还倒贴医药费。不光对我,对其他人也一样。”李长来说。

从李长来家出来,刘桂珍径直朝峪河河道走去,去见约好的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前不久,湍急的河水冲断了埋在河床下的供水管道。刘桂珍一直心急火燎,担心村民用水不便,也担心村里旅游项目“打了水漂”。经过小半天认真勘察和商量,最后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她才放心回了家。

“抬头看大山、低头见石头”,是段家湾村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刘桂珍想尽办法带领大家走出贫困。她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头在自家承包的3分河滩地种上了油松树苗。经过精心管护,第三年春天见到成效,3分地的树苗卖了7.5万元。

在她的带动下,种树苗的村民越来越多。她不仅为村民垫钱送苗,还当起了技术指导员。后来,段家湾村成立了苗木合作社,注册了以“刘桂珍”命名的商标,成为远近闻名的育苗基地。到2017年底,段家湾村贫困户全部脱贫。现在全村种了120亩苗木、4000亩沙棘,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桂珍说好肯定好。”79岁的村民郭永红说,在刘桂珍带动下,他家种了7亩多树苗。“油松、樟子松、白皮松等都长成气候了,年年有钱赚。今年已经卖了6万多元。”

种植中药材、试种黑松露……作为乡村振兴“领头雁”的刘桂珍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今年,她光荣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眼下,刘桂珍正带领大伙儿着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相关公司合作开发度假休闲和野炊、野营、漂流等旅游项目,争取让村民们多挣“旅游钱”,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新华社太原9月27日电)

 

唐笑宇:争做最好的炼钢工

河钢集团邯钢公司邯宝炼钢厂转炉车间里,天车吊着巨型钢包隆隆划过,转炉中炉火通红,钢水翻涌。唐笑宇手持对讲机,冒着热浪叮嘱同事注意控制好转炉中间氧、出钢温度等指标。

今年37岁的唐笑宇是邯宝炼钢厂特档技术主管、转炉车间副主任。2008年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扎根生产一线,推进科技创新。从普通上料工到转炉炉长,从炼钢技术带头人到站上世界炼钢赛事最高领奖台,唐笑宇始终不忘自己的“雄心”——做全厂最好的炼钢工。

邯宝炼钢厂转炉车间装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走进车间,唐笑宇满怀兴奋和期待,坚信自己能干出一番成绩。

每天和工友们一起在炉台上摸爬滚打,见缝插针向老师傅们虚心求教,下班后用心总结经验……凭着爱学习、肯钻研的劲头,唐笑宇仅用2年时间就从一名上料工成长为全厂最年轻的炼钢工和转炉炉长。

“既然选择了钢铁行业,我就要成为这一行的精英。”唐笑宇这样自勉。

当炉长的第一年,他就带领班组从工艺操作、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攻关。当时,厂里技术人员认为,200吨以上的大型转炉使用“留渣法”冶炼,可能导致钢水喷溅,造成生产事故。当唐笑宇提出要用“留渣法”冶炼时,各种质疑声不断。

打破质疑,要靠事实说话。唐笑宇查阅大量资料,请教专家,每天记录分析生产数据,最终通过调整加料时机、枪位等,摸索出了260吨转炉留渣冶炼方法,打破了转炉冶炼的脱磷瓶颈,带动班组指标全面提升。

凭借工艺创新和精益求精的操作,唐笑宇在全厂12个炼钢小组综合排名中名列第一,还创下连续10个月钢水成分不超内控的纪录。

要成为最好的炼钢工,就要持续不断探索技术创新。为降低生产成本,2013年,唐笑宇在“留渣法”冶炼基础上,推行“少渣冶炼”新工艺。这一新工艺具有挑战性,但能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唐笑宇和同事们大胆创新,终于将260吨转炉工序灰耗降到吨钢15公斤。仅石灰消耗一项,每月可节约生产成本300多万元。他还探索出一种颠覆性的溅渣护炉方法——“高温、高氧炉渣溅渣操作法”,既维护了转炉炉况,又明显降低了成本。

工作14年来,唐笑宇始终没有停下探索创新的脚步。

钢水终点氧含量是影响钢水纯净度的重要因素。从理论上讲,降氧会导致钢水中的磷等成分超标,不降氧则很难提高纯净度。“技术创新就要实现‘鱼’和‘熊掌’兼得。”面对汽车板钢材对强度、韧性等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唐笑宇和攻关团队历经2年时间,终于将汽车板钢水终点氧含量降低40%多,提高了钢水纯净度,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018年,在第12届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总决赛上,唐笑宇从50多个国家1515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职业组冠军,为我国钢铁工人争得了荣誉。这些年,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河北工匠等10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今年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在我成长过程中,党组织始终是我技术创新的坚强保障。我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唐笑宇说。

他表示,从原料变成优质钢水需经过多道工艺淬炼,要成长为新时代的优秀钢铁青年,同样要淬炼过硬本领;要不断坚持往炼钢炉里加“创新料”,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以钢铁报国之志扛起建设钢铁强国重任。

(新华社石家庄9月27日电)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1. ·2025年体育中考过程评价分..
  2. ·收到违停的短信,交警拒不撤回
  3. ·金科绿都天宸缺少配套老年活动..
  4. ·老城区校场街40号院卫生脏乱..
  5. ·洛宁县市民之家建设进度的咨询
  6. ·关于洛龙直招问题咨询
  7. ·老城魏家街施工过程脏、乱问题
  8. ·北大街改造商铺项目交的租金押..
  9. ·华源南村小区遛狗不牵狗绳
  10. ·关于洛阳龙门站站房扩建
  11. ·关于学习借鉴合肥地铁3号线地..
  12. ·洛龙区君和园附近的过街天桥上..
  13. ·携带宠物是否可以乘坐洛阳公交..
  14. ·建议租房也能使用洛阳市公积金

≡ 聚焦河洛 ≡

    ≡ 河洛文苑 ≡

    ≡ 精彩生活 ≡

      ≡ 摄影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