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河南文艺出版社、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市文联主办,市作家协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市文旅集团承办的作家吴云骊散文集《止于慈悲》作品研讨会在市文联举行,多位知名作家、学者、评论家对作品进行集中研讨。
《止于慈悲》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以独树一帜的朴素书写和张扬文字,直抵人心的情感力量,得到著名作家阎连科、李佩甫、张宇的联袂推荐。在研讨会上,著名作家张宇、王安琪等对《止于慈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作品代表了中原文坛散文创作的阶段性突出成就。本报摘录研讨会发言,以飨读者。
●省作协原主席、著名作家 张宇
文学永远是以质量战胜别人,或者战胜自己的。吴云骊的散文到目前这种程度,特别是写人物的散文系列,在洛阳,乃至在中原文坛都是非常优秀的。
吴云骊的写作是个性化的写作。是个人的写作立场和审美态度,促使她写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希望洛阳从吴云骊开始,多出一些作家,多出一些作品,让我们为家乡而自豪。
●省作协副主席、《莽原》杂志副主编 王安琪
读吴云骊的散文,能感觉到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很准确,很精到,透着烟火气,透着对生活和生命的真切体悟,很打动人心。那语言不是朴实无华,而是沙里藏金、繁星点点;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深水静流、暗流汹涌,是低调的奢华。
吴云骊对散文审美本体的认识,是沿着文学是人学的思路而来的。向内的一面,即个性的自觉守护与呈现;向外的一面,即典型性的确立和认知。因而她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种张力。
●河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 张艳
吴云骊的这本散文集,作为我们社的开年好书,让河南文艺出版社开好局的期盼得以实现。我很喜欢云骊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文字,这一如她的外表和智慧的灵魂,犀利的文字里流淌着难忘的岁月,和对家人、对家乡的草木,对文字、对文学的一往情深,字里行间表述着那种纯粹、优雅、美好,同时又不乏灵动和顽皮。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贾洪涛
《止于慈悲》是一部女性成长的作品,因为作者的写作功力,那文字间码出的场景,更像一部电影故事。场景里有三代同堂的家庭琐事,有时代背景影响下的不同人物个性,有孩子们的岁月成长和美好记忆,更有“二十岁的青苹果和红苹果”。作者没有按写作时间来编辑成书,让读者在交错的时空和人物叙事中,完成对于作者、对于女性世界的解读。
●省作协副主席、市作协主席 赵克红
透过《止于慈悲》,我看到了作者的创作实力。生命是一场无法预约的旅程,云骊把生命里那些最幸福、最悲伤、最寂寞的时光,包括她的泪与笑、喜与忧都交给了文字。作者的语言极有穿透力,这是有情之人写下的有情之文。真正的好散文是一种神奇的链接,它能使我们和亲人,和熟识与不熟识的人,形成情感共同体。
●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 陈花容
阅读《止于慈悲》,能感受到文章的真实、真诚、真切。这些“真”来源于作者对于亲情体悟中的那种本能、那份执着,以及对生命的领悟和思考。我觉得,亲情与文学,唯有质朴和大爱,方才感人;人生大事,只有经历和承受,才能成长。因此,文艺作品只有根植在真实的土壤上,才能直通心灵,才能散发“泥土”的芳香。这一点,作为一位“朴素的书写者”,我认为云骊做到了。
●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李少咏
吴云骊的文字能够触动我的灵魂。我从中体悟出一些人的生命隐秘处的挣扎、搏杀,还有超脱和度化、寂静与安详。她的文字展示给我们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一个独特的身体与她的自我认同之间的神秘关系。有了这样的文字叙述,父亲也好,母亲也好,婆婆也好,阿宝也好,甚至那些书法家、剪纸艺术家、画家也好,就都有了高妙,甚至伟岸崇高的精神属性。
●市作协副主席、《牡丹》杂志主编 王小朋
读完《止于慈悲》,我认为吴云骊的散文体现了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叙事的力量”,二是“细节的温度”,三是“语言的质地”。此外,她的“精神和坚守”“专注和冷静”,也是取得文学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
●洛阳市新华书店党委书记、总经理 赵红飞
《止于慈悲》以率真质朴的文字、深沉厚重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不知不觉沉醉于作者笔下父辈时代的爱情、父母对儿女的骨血亲情,和作者对父母、婆婆真挚爱戴敬仰之情。
新华书店作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渠道、主阵地,我们将持续发起和挖掘类似于《止于慈悲》这样传承家庭美德、弘扬大爱真情的好书,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
●河南日报洛阳分社社长 田宜龙
吴云骊在繁忙工作之余,创作了大量有文采、有故事、非常走心的文学作品,难能可贵,可喜可贺。在当前喧嚣浮躁的时代,静心阅读吴云骊的作品,让我们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永远相信文字的力量,永远相信文学的力量。
●洛阳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郑征
何为慈悲?“与乐为慈,拔苦为悲”。阅读吴云骊女士《止于慈悲》一书,就是反复品味、深化这一认知的过程。细读《止于慈悲》,最突出的阅读体验,就是常常被治愈、总是去和解。《仰望父亲》《母亲淑兰》《婆婆雨平》系列非虚构长散文,填补了洛阳文学创作该领域的空白,而且出手不凡,文字通透而智慧,平和而又充满力量。
●洛宁县政协副主席 易剑波
《止于慈悲》呈现了大散文风貌,在叙事上有大格局、思想上有大慈悲,同时做到了雅与俗的统一、贵族精神和平民世俗生活的统一、宏大叙事和精微描写的和谐统一。
洛报融媒记者 余子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