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命之源;土,生存之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生态逻辑和历史逻辑。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以“黄”为名,与其裹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大量泥沙有着极大关系。作为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洛阳以黄河为骨干,以伊、洛、瀍、涧为脉络,构筑了密集的河网水系。由于地貌复杂、旱涝不均,河洛山乡也曾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
从坡耕地综合治理到淤地坝除险加固,从黄河廊道建设到小流域综合治理,从获评全国首个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到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连年全省“优秀”……迈进新时代,洛阳抢抓国家黄河战略机遇,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驰而不息加强水土保持,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生态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坡地变梯田 蓄水又保土
车入嵩县,沿着凤阳河谷进山。登上田湖镇崔元村的岭尖眺望,层层叠叠的梯田蔚为壮观。拖拉机隆隆驶过,开出一道道沟槽。乡亲们紧随其后,埋下丹参,也种下春天的希望。
一季之隔,两个天地。去年冬天,这里还是崎岖陡峭、靠天吃饭的坡耕地。“小雨不解干旱,大雨水土不保,土跟水走,肥随水流,辛苦一年收入几百元。”老乡刘江水最熟悉水土的秉性。
随着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实施,短短3个月,崔元村连带卸甲沟片区7000亩坡耕地,被改造成水平梯田,生产路、排水沟、蓄水池同步配套,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豫西丹参种植基地呼之欲出。
山上“坡改梯”,沟底“坝拦泥”。在崔元村的河谷,马路沟淤地坝建成投用。村党支部书记王守庆坦言,以往,暴雨来袭,山上泥沙俱下,直排入河;以后,淤地坝一挡,蓄起的水可用于灌溉,沉积的泥变成良田,一举两得。
距离崔元村30公里,大坪乡辽坡淤地坝里,麦苗青青、长势喜人。“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老人王天福的一段顺口溜引人深思。如今,淤地坝淤出的150亩土地是村里最肥沃的一块,麦子年年亩产超千斤。
留住了水土,就保住了农业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洛阳完成农田水利设施141项,淤地坝除险加固59座,“坡改梯”8.5万亩,以此为支撑,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45亿斤以上。
绿水映青山 生态产业兴
晴空丽日,黄河生态廊道新安段天高水阔。来到神仙湾,一泓碧水、满山林果、古寨沧桑,一派大河风云气象。
这里原本遍布荆棘、多石少土,水土流失严重。这些年,依托水保工程实施,当地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筑梯田、兴水利、植新苗。而今,神仙湾3000亩果园蔚然成林,研学旅行、星空露营等业态有机融入,已然成为网红打卡地。
同样地处黄河之滨的大河田园,经过水保治理,山顶上白皮松迎风挺立,山腰间林果丰富多样,谷底则发展乡村游,形成了“山顶生态林、山腰经济林、沟底农旅融合”的生态治理格局。
放眼黄河洛阳段,一处处水保示范工程落地见效,构筑了水土流失治理的“坚强堤坝”,也撬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蝶变。
黄河的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只有把一条条小流域治理好,整个流域才能更加健康。
沿着洛河、伊河溯流而上,每走一段就有发源于山区的溪流汇入,每一条都是河畅水清、护岸齐整的“俏模样”。去年以来,洛阳以小流域为单元,系统治理、综合施策,完成10个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875公里“两清一护”综合治理,创造小流域治理的“洛阳经验”。
生态兴,产业旺,乡村美。放眼河洛乡村,得益于水保工程的强力实施,宜阳花椒、洛宁苹果、嵩县中药材等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天桥沟、重渡沟等水美乡村星罗棋布,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更加彰显。
攻坚显担当 打造新样板
从濯濯童山到绿色铺展,从荒坡旱地到沃野良田,从荒滩浊水到碧水清流……数据显示,近年洛阳累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300余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0%,新增保土能力2380余万吨,受益人口超50万人。
水土保持、生态巨变,力量从哪里来?
——源于践行黄河战略的政治担当。坚定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出台《水土保持规划(2018—2030)》《“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凝聚水利牵头抓总、部门协调配合的强大合力。
——源于尊重自然规律的系统施治。坚持差别化保护治理,将全域划分为南部西南部土石山区、中西部黄土丘陵区、东部伊洛河平原川区及沿黄阶地区等三大片区,科学配置植物、工程、耕作措施,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源于创新体制机制的活力激发。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积极整合小农水、移民后扶、国土整治等项目资金14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60亿元,有效实现水保工程建管衔接、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贵在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市水利局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以黄河战略为牵引,加快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生态之美、产业之力、民生之乐将在河洛大地延绵铺展。
洛报融媒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洛水利 文/图